戏说励志模范秋裤君的前世今生
天冷啦,你穿秋裤没?
2014年10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高倩倩                  

  深秋时节,天气乍冷,又到了秋裤君发光发热的时候,一向低调有内涵的秋裤前几年因被吊上网络嘲讽一番,一度远离时尚界。随着各大潮牌推出的复古潮流,秋裤君再次成为时尚宠儿,不管是竹炭还是纳米材质,不管是修身还是塑形功能,各种打底裤也打着秋裤的擦边球刷存在感。从“大众情人”到备受嫌弃,如今再度借着时尚潮牌高调复出,秋裤君堪称时尚界的“励志模范”。
  “有一种思念叫望穿秋水,有一种寒冷叫忘穿秋裤。”天儿冷了,你穿秋裤了么?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有条纯棉秋裤 是件值得炫耀的事儿
  “你们年轻人就是不知道爱惜自己,等老了就知道厉害了。”天气刚刚转凉,65岁的刘希平便找出女儿的秋裤,叮嘱她一定要穿上,遭到女儿拒绝的她自言自语地唠叨着。早在“十一”前,她便穿上了秋裤,“人老了腿怕凉,穿着秋裤膝盖热乎乎的,舒服。”
  今年65岁的刘希平老家在德州陵县,年轻时的她在一家棉纺厂上班,那时厂里生产的有毛巾、毛巾被等生活用品,也有秋衣秋裤等内衣产品。“那时候能有一身纯棉的秋衣秋裤都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儿。”刘希平说,那时家里娶闺女,嫁妆里一定要有一套大红色的秋衣秋裤。聊起这些,她好像又回到了那个年代。
  “那时候秋衣秋裤就是白色、红色、灰色和黑色这几种,纯棉的就是最好的了。”刘希平说,自己的第一身秋衣秋裤还是母亲用穿旧的一套给改的。“别看是改的,穿上也美得不行呢。”在刘希平的记忆里,秋裤是暖和和舒服的代名词,在没有秋裤的年代里,天冷的时候,自己都是穿两条裤子。赶在初春,虽然天慢慢暖和了,也担心变天不敢脱下棉裤,“有的时候热得都迈不动腿,没有替换的衣服也只能忍着,等到天稳住了,母亲就会趁着周末不上学,把棉裤里的棉花拆出来,把棉裤改成夹裤,再穿一段时间。”
  刘希平说,刚结婚时,自己一个月的工资是17块钱,买一条秋裤需要两块钱。“买一条秋裤得穿好几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后来,日子越过越好,秋衣秋裤也不再是“奢侈品”,天气转冷时,翻箱倒柜地找出秋裤一穿,顿时就觉得暖和了。冬天穿毛裤、棉裤的时候也在里面套上一条,既软和又保暖,“舒服着呢。”
  如今,上了岁数的刘希平更是对秋裤爱不释手,“人老了,腿怕冷,今年我早早就穿上了。”刘希平说,现在的秋裤比以前的舒服多了,还有莫代尔面料的、竹炭面料的,“我还是更喜欢肥肥大大的款,你们年轻人喜欢那种紧身的,我穿着不得劲。”

●二十一世纪初期 从弃儿到宠儿 成为时尚“励志模范”
  今年28岁的李畅畅是位杭州姑娘,目前在省城一家传媒公司上班的她总是以时尚达人的标准要求自己。高考填报志愿时,这位在西湖边长大的姑娘坚持要来看看大明湖畔的风景。四年的大学生活,她渐渐爱上了济南这座城市,也开始习惯北方的生活,可她一直接受不了的两件东西就是搓澡巾和秋裤。
  “真心不能理解搓澡巾啊,大学的时候看着舍友用力搓澡,都替她疼,每天都洗澡,用得着这么使劲么?”李畅畅说,还有一个“神一样的存在”就是秋裤,“在我的印象中,只有奶奶和姥姥才会在天冷的时候穿上秋裤,到济南之后才发现,这里基本每个人都会穿。”对李畅畅来说,单裤过冬天是常态,天冷的时候,她会换上到膝盖的长外套和长长的靴子。在济南的几年,她爱上了这里的饮食和文化,却独独无法爱上秋裤,“现在有各种打底裤,更觉得秋裤没必要存在了。”
  和李畅畅一样,很多爱美人士都认为“有秋裤无时尚”。2008年年初,一场关于是否应该穿秋裤(中国南方人称之为棉毛裤)的讨论在网上热烈展开。被时尚潮人嫌弃的秋裤一度遭到诟病,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抵制秋裤”的行列中,往年每到秋冬换季时就找出秋裤取暖的人们为了爱美,也开始逐渐摒弃秋裤,即便冻得瑟瑟发抖,也坚持不穿秋裤。一时间,好像只要穿上了秋裤,你就和“土气”沾了边;只要和秋裤划清界限,就站到了潮流前线。
  可时尚界就是如此风云莫测,曾经,因某时尚人士发出“不应穿秋裤”之音而备受冷落的秋裤,这两年却由于一线品牌的T台造型,再度回到时尚前沿。D&G、GUCCI、Givenchy、Chanel等纷纷推出秋裤元素的单品,秋裤也趁着潮流大牌复古流“高调复出”。从弃儿到宠儿,秋裤也成为了时尚界的“励志模范”。

●秋裤新生代 打着秋裤擦边球 迎来各种打底裤
  “以前每到秋冬换季,我妈总是唠叨着让穿上秋裤,我也没那么反感,后来看到网上那么多评论,我也开始寻找秋裤的替代品了,打底裤就是最好的选择。”22岁的刘敏是山东政法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国庆节放假回家时,她悄悄地把妈妈帮她收拾进行李箱的秋衣秋裤都拿了出来。她的舍友中没有一个人在冬天穿秋裤,都穿打底裤,单层加绒,既能满足取暖的需要,还能满足女生爱美的心情,一举两得。“现在卖的打底裤花色多、弹力好,比秋裤好穿多了。”刘敏说,她的生活中,秋裤已经被打底裤取代,其实她也知道,打底裤只不过是秋裤的衍生产品。
  天冷了,一条单裤已经不能满足保暖需要,打底裤和秋裤纷纷亮相争占市场。记者了解到,二者市场区分日益明显,主打年轻时尚群体的打底裤目前更胜一筹。在济南山师东路一家售卖打底裤的店里,几位爱美的女同学正选购打底裤。“老板,这款打底裤给我来四个颜色。”其中一位女生指着一款打底裤要了黑、灰、墨绿和枣红四个颜色,当问及为何如此钟爱打底裤时,该同学称:“同学朋友都穿这个,打底裤有厚有薄,颜色也五颜六色,能配靴裤和裙子,穿上腿显得细。实在不行穿在里面也能充当秋裤。穿上特别舒服,也更好配衣服。不像秋裤,穿的时候膝盖处容易鼓包。”
  “现在年轻女孩都这样穿,单裤里面套条打底裤,或者长靴配靴裤、裙子和打底袜,根据天气决定所穿打底裤的厚薄。”在山师东路经营一家内衣店的张女士说,“现在天气冷了,好多顾客来了都买打底裤,买秋裤的也有,不过很少。”张女士在这条街上开店已有四五年了,据她介绍,以前店里主推的产品是整套的秋衣秋裤,“尤其是收身塑形效果的,最受欢迎。”可最近这两年她发现,年轻人购买最多的还是各式打底裤。“我们这个市场主要是针对学生等年轻群体,货存的秋衣秋裤不好卖,我在进货方面也会注意。”张女士说,打底裤可以内搭也可以外穿,看上去更漂亮时尚一些,“其实说白了,打底裤就是改良版的秋裤,谁让年轻人喜欢呢,为了销量咱也跟着赶时髦。”

秋裤, 原是洋货一枚
  所有嘲笑秋裤是土掉渣的中国特色的人注意了:秋裤其实是原装进口的洋货。
  若说到秋裤的始祖,不得不提到15世纪的亨利八世。在欧洲宫廷里,他最爱穿一种男用马裤,羊毛材质,紧身裹腿,下搭贵族尖头鞋。久而久之,这种裤子的实用性和装饰性开始分化。
  装饰性的那一部分,成为了如今的Legging,即在女孩中十分流行的打底裤,各式各样的外形和花纹掩盖了它秋裤的实质;而实用性的那一部分,就成了流行于广大人民群众间的秋裤。
  秋裤前身的前身——长内衣裤,早在17世纪的英国就已出现。在18世纪,它已经成为流行的睡衣。
  它还有一种称呼叫long johns,有一种解释是,它来自于19世纪末期的著名拳击手John L.Sullivan。每当他走上拳击台,最爱做的事就是将他那条长形内裤外穿。
  作为秋裤的前身,它们的样式是将人体上下身全部包住,手脚腕口紧收,几乎等于将秋衣和秋裤无缝结合到了一起,以便确保保暖。
  一直到1915年,一个叫弗兰克·斯坦菲尔德(Frank Stanfield)的加拿大天才发明了现代样式的秋裤,并在这一年的12月7日申请了秋裤的专利,成为现代商业秋裤之父。
秋裤就在那里 穿,还是不穿?
  天气骤冷,翻箱倒柜找出毛裤穿上,腿不冷了,浑身都觉得暖和,可这一保暖神器却屡遭诟病,秋裤就在那里,穿,还是不穿,是个问题!
  “有一种思念叫望穿秋水,有一种寒冷叫忘穿秋裤”、“天冷了,你妈喊你回家穿秋裤”……翻遍各大社交网络和论坛,关于“穿不穿秋裤”的讨论声此起彼伏,看一众网友都是如何看待秋裤君的!

  @刁刁不做小胖妞:天气突然转冷,没来得及穿秋裤,下班回来赶紧找出来穿上了,身体是自己的,现在冻坏了腿,老了有罪受,身体是自己的,嫌弃是别人的,这有什么丢人的?

  @陆陆gg:只要冷了,甭说秋裤,俺皮裤也穿。

  有“秋裤君”的忠实支持者,也有坚决反对者……

  @暧昧就像三后卫:没有秋裤,但适当的时候会拿长打底裤(就是纯色或者花色冬天穿裙子时穿的那种)当秋裤穿……

  @密斯特饼小姐:不穿秋裤的男人才是好男人,不穿秋裤的好男人就是man哥,遇到一个不穿秋裤的男人,就嫁了吧!

  @我叫王乐乐:秋裤是奶奶辈的专属,我还是坚持要风度不要温度,远离秋裤,珍爱时尚!

  ………………
  看着网友们关于“秋裤君”的种种评论,也是醉了!你穿还是不穿,秋裤就在那里!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