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障碍在于定位问题
2016年03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针对国资委举行的国企改革问题记者会,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聂辉华表示,国企改革真正障碍在于国企定位问题。他认为,国企应该是经济组织,不是政府部门。国企作为政府部门一部分的观念,是目前很大的一个误区。
  他表示,如果国企算政府部门,那么就可以有级别;如果是经济组织,根本就不应该有级别。现在将国企分为公益类、商业类,也许是一个渐进的探索。但这还是经济功能的分类,不涉及政治、社会职能的剥离,因此仍然没有解决定位问题。
  对于一直饱受诟病的政企不分问题,聂辉华表示,现在的思路基本上是增量改革,即新聘任的经理人可以选择市场化身份或行政级别,但取消原有人员的行政级别很难。
  他建议,三年内所有国企领导都取消行政级别,拿市场化报酬;或者所有一把手仍然是行政干部,但是其他干部的身份改为市场化身份,拿市场化待遇。
  针对国企效率不高的问题,聂辉华认为,2004年国企大规模兼并重组之后,国企效率提升的主要原因,是依靠市场势力和优惠贷款。如果去掉市场垄断地位,那么国企的效率就不再显著。
  此外,关于国企兼并重组现象,聂辉华表示,多兼并重组,少破产关门,这是一种稳妥的处理产能过剩和亏损的办法,也凸显国企承担了相当多的政治和社会职能,即维持社会稳定。但是,如果政府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网络,国企就可以放手改革,尽量往市场化方向走。    (综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