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分享会迎来今年最后一场
两位抗癌英雄解读“康复密码”
2016年12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作为今年最后一次分享会,12月17日(本周六9:30),曾写下30万字《生命日记》的抗癌明星王萍,以及被北京知名专家称为“抗癌奇迹”的徐清畅来到现场跟大家分享。分享会后半场,还将有知名肿瘤专家为广大癌友举行讲座并回答患者提问。
  齐鲁晚报抗癌分享会将在山大二院小礼堂举行。报名电话:0531—85196052,85196381(早9点—晚6点);QQ群:413081038(齐鲁抗癌家园)

  本报记者 孔雨童
实 习 生 王 倩

  她的《生命日记》成为癌友枕边书
  今年69岁的王萍,毕业于北京语言学院,在部队服役18年,后从事外贸、英语教学等工作。2010年初,王萍被确诊患上卵巢癌,接受手术、化疗,出院后第一天就上网开设博客,以极大的毅力写下了一个癌症患者的心路历程,以及对于治疗、诊断、康复的独特思考和实践。她的博客点击量达到几十万,全国各地的癌友在这里与她进行交流,获得正向能量。这其中就包括曾经写下《此生未完成》,曾引起话题性讨论的乳腺癌患者、复旦大学教师于娟。
  王萍在博客上写下的长达30万字的文章此后在2011年出版,名为《生命日记》,这本书如今也成了众多癌友收藏的枕边书。
  如今,王萍已经康复7年。是什么样的治疗,什么样的心态和康复生活,让她从一个癌症中期的患者成功康复?12月17日的抗癌分享会,齐鲁晚报将跟您分享这位抗癌明星的抗癌故事。
  他是医生眼中的“抗癌奇迹”
  徐清畅(本名郭西宝)在莱芜是众多癌友眼中的“抗癌英雄”。今年55岁的他,在2003年查出肝癌,2005年肝癌再次复发,但经过规范治疗,他不仅癌症康复,还神奇地乙肝转阴并出现了抗体。在他就诊的北医三院和北京的几所大医院里,医生们都觉得,徐清畅创造了一个奇迹。
  “他把心理调节得很好。”徐清畅的妻子说,当时医生曾预言徐清畅至多活一两年。在北京第一次手术的前一晚,他还去逛了天安门广场;2005年第二次手术后的那个月,徐清畅缠着绷带就一口气爬上了泰山。
  十几年的抗癌经历,让徐清畅和北京的很多肿瘤专家成为了朋友。在莱芜,很多人会找他取经。有时候,为了帮助病友上京求医,他会垫钱甚至救助对方。
  这位“抗癌英雄”有着怎样的救治经历和怎样的抗癌“秘方”?12月17日,徐清畅将在抗癌分享会现场和癌友们分享。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