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灰姑娘不再是童话
英国王室婚姻日益平民化背后的政治逻辑
2017年12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爱德华八世和辛普森夫人。
  哈里王子和未婚妻梅根·马克尔。
     11月27日,英国王室发布声明,宣布哈里王子与美国女友梅根·马克尔订婚,两人将于2018年春完婚。王子结婚,可喜可贺。不过,英国老百姓在祝贺这对新人时,不知会不会想起当年的国王爱德华八世——当初,哈里王子的太舅姥爷爱德华八世爱上了和马克尔一样是美国人、也离过婚的辛普森夫人,却遭到王室一致反对,最终以爱德华八世放弃王位、远走他乡收场。这才过了70多年,英国王室怎么就想开了呢?这背后,其实暗藏着一点政治逻辑。

  本报记者 王昱      

王室找对象
百年“三级跳”

  灰姑娘嫁给王子,小裁缝娶了公主,这种故事对小时候听惯了童话的我们来说可谓耳熟能详,但童话之所以是童话,正是由于它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发生。真实世界中的欧洲王室,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前,一直遵循着严苛的贵族间联姻规则,王室成员不仅必须娶贵族,而且在贵族中也要分个三六九等。这方面执行得最严格的就是英国——
  1837年,当著名的维多利亚女王登基时,这位美少女尚且待字闺中,当时英国国内有大批单身贵族男青年眼巴巴地想把女王娶到手,但女王最终选择了德意志小君主国的阿尔伯特王子。其主要理由在今天看来有些“亮瞎眼”:因为这位王子是女王的亲表弟,身上同样流淌着“高贵的征服王威廉”的血液。
  是的,这种跨国的、近亲间联姻的方式在此之前已延续千年,是欧洲各王室保持血统自豪感的主要方式。然而,一战爆发后,英国王室认识到不能再这么玩了,因为王室跟敌国德国沾亲带故让国民很反感。于是,英国王室成员开始普遍选择和英国贵族家庭的成员结婚。在1936年乔治五世去世时,他五个成年子女中的三个都选择了与本土贵族结婚,其中约克公爵阿尔伯特王子(后来的乔治六世)娶了本国斯特拉思莫尔伯爵的女儿,更是得到整个上流社会的赞许和认同。而作为乔治五世的长子,爱德华八世选择离过婚的美国女子辛普森夫人的行为,就被视为不可接受的离经叛道。
  1947年,伊丽莎白公主(即当今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嫁给了菲利普亲王。菲利普亲王虽是希腊王室成员,但在婴儿时就被父母带到英国定居,后来在舅舅蒙巴顿勋爵的照料下长大,成长经历和生活方式基本是英国贵族式的,所以这依然是一场一战后流行的“英国贵族内部婚姻”。
  上世纪末,戴安娜王妃的出现让贵族婚姻的模式也难以为继了。虽然有着“平民王妃”的招牌,但戴安娜其实是没落贵族斯潘塞伯爵的女儿,查尔斯王子迎娶她本来被认为是既维持传统又赶“平民化”时髦的最优选择,然而,这次婚姻最后以悲剧收场。这给了英国王室一个教训:在当今的英国,除王室之外的所有贵族都没落得与平民无异了,与其娶一个毫无政治准备、头脑中充满天真幻想的戴安娜式“贵族少女”,倒不如选一个已做好充分准备的平民女孩。
  因此,威廉王子娶凯特王妃,就在这一新思路下应运而生。凯特虽出身平民富商,但从小就被送到贵族学校里读书,为此其父母背负了巨额贷款。甚至凯特上大学后还特地退学,重新申请到了威廉王子读的那所学校以及专业。在终于如愿嫁入王室之后,凯特不管社交还是生育都忠实地遵循王室的要求。可以说,这位王妃就是为满足英国王室新时代的婚姻需要而定制的“标准件”。
  然而,正是由于凯特王妃太过“定制化”,英国民间出现了对王室“订购王妃”的反感声音。如果这种事情再在哈里王子的婚姻中发生,那将过犹不及。从这个意义上说,哈里王子此次迎娶梅根,就是对其兄长婚姻的一种合理调剂,因为借梅根的复杂身世,英国王室可以公开向世人宣告:我们找平民媳妇是不挑剔的。
  所以,梅根的出现也算恰逢其时,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王室对她的接受程度竟然会让哈里王子本人也感到吃惊。其实,英国王室恐怕也想开了:反正只要不出大的意外,王位是不会在哈里王子这一支里传承的,他愿娶谁就娶谁吧。
“不挑剔”背后
其实是无奈

  从高傲地只找外国表哥表妹,到与国内贵族联姻,再到在平民阶层里艰难地挑选媳妇,英国王室近一百年来不断纡尊降贵。究其原因,是因为英国王室的地位正在变得越发不稳固,需要通过不断讨好国民来维持住人气。如果说一战后与国内贵族的联姻还是王室在讨好精英阶层,那么今天,王室婚姻的彻底平民化已经是在向普通民众甚至外来移民示好了。
  具体到眼下,英国王室的支持率危机主要还是钱闹的。近年来,英国财政支出不断萎缩,甚至连警察这样的公共安全部门也要节衣缩食过日子。在此情况下,供养王室的支出不减反增就显得格外扎眼。今年6月,英国广播公司曾报道称,由于王室房产投资收益上升,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2018-2019财年的“年俸”将增加600万英镑。消息一出,引发了公众的普遍不满,主张废除王室、实行共和体制的人趁机开始算账,他们估算说:王室的各项费用一年到头差不多需要3.45亿英镑;去年,仅王室官方活动一项就花费接近4200万英镑,这钱花得实在不值。
  针对这种论调,英国王室财务总监艾伦·里德紧急出来打圆场。他辟谣说,王室的花费远没有反对者算得那么多,真正平均下来,英国纳税人每人每年其实只花了65便士来供养王室,相当于一张邮票的售价。但这种说法又遭到了反对者的进一步诘问:“我们为什么要买这张华而不实的邮票呢?”
  其实,理性地说,英国人购买王室这张“邮票”还是划算的,因为王室的存在让英国规避了国家分裂的难题——英国目前之所以能统合苏格兰、北爱尔兰、威尔士和英格兰组成“联合王国”,正是因为女王名义上保有对这四片领土的统治权。如果废除王室,“联合王国”将不复存在,各地到底是要重组联邦,还是分家单过?这立刻就会成为一个问题。此外,以女王为名义君主的“英联邦”也是英国保持自身影响力的一个重要舞台,英国至少可以借此笼络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感情。
  所以,至少目前,英国人还是愿意养王室的,但前提条件是,王室不能再出戴安娜事件那样的幺蛾子了。1997年戴安娜王妃去世不久后的一次英国民调显示,当时有超过80%的民众对王室的评价是“自私、浪费、吝啬、傲慢、冷漠和高不可攀”,只不过当时英国经济形势尚好,英国人才没琢磨王室存废的问题。但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有人就预测说,如果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在婚姻问题上重蹈父亲的悲剧,英国王室立刻会陷入空前的危机。所以,我们可以想见,本次英国王室在操作哈里王子的婚事时有多么谨小慎微——这绝不是一桩简单的王子与灰姑娘的童话。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