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粪经发酵可以还田,还可以养殖蚯蚓
生态循环养殖 让牛粪变废为宝
2018年06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文/片 本报记者 赵念东  

  提到牛粪,很多人自然想到环境污染。若处置不当,牛粪的确臭气熏天,还会污染水质。但若处理得法,也能“变废为宝”。6月13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赶赴曹县采访银香伟业和商都恒昌的先进做法,前者将牛粪、尿进行固液分离,直接还田,改良土壤。而后者以牛粪养殖蚯蚓,蚯蚓粪用于高档花卉使用,蚯蚓用于生物制剂、鱼饵等,实现了环保与效益并举的有效资源化利用。
秸秆过腹牛粪还田
改良土壤
  6月13日上午,记者来到山东银香伟业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一所牧场,而在现场并未出现“臭气熏天,苍蝇乱飞”的景象,显得很整洁。“你们看到牛舍中的那条锁链了吧,通过加上一种装置,可以定时将牛粪、尿统一刮到管道,输送至废弃物处理处。所以,现场异味并不明显。”银香伟业集团董事长王银香介绍,养殖的饲料绝大部分来自农作物秸秆,牧场利用产生的粪尿在废弃物处理处进行固液分离,经发酵后直接还田,从而改良了土壤,这就体现了“有机共生经济模式”。
  “用牛粪做原料,既能充分利用牛粪这个生物质再生资源,又可解决肉牛养殖带来的污染难题。”她说,这实现了“农业种植——秸秆资源利用——奶牛养殖——有机肥加工——土地培养”的循环闭合链条,同时,衍生出了“农业种植、奶牛养殖——面粉、牛奶、牛肉、血清等产品加工——市场销售”的产品体系,并依靠这些产业链条带动了农村发展、社会进步,创造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牛粪养殖蚯蚓
变废为宝
  “这不单单只是一堆堆牛粪,里面养殖着蚯蚓。”13日下午,在商都恒昌有限公司的一处蚯蚓养殖基地上,公司副总经理杨凯向众人介绍,随着大规模的肉牛养殖,必然带来养殖粪污问题,为了科学处理肉牛排泄的大量粪便,确保当地环境不受污染,公司通过多次市场调研与实践,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自身的粪污处理措施——蚯蚓养殖。
  “蚯蚓养殖的最佳饲养床就是牛粪,经过蚯蚓改善以后的牛粪会产生蚯蚓粪,是高档花卉种植、无公害蔬菜大棚的最佳肥料。”杨凯说,蚯蚓养殖,一亩一年大概需要牛粪400多方,1方能出2000斤蚯蚓左右,市场价4或5块一斤,一亩毛收入在1万元,1年可以出6茬,春夏季能达到4茬,秋冬季2茬。经过蚯蚓翻过的牛粪会变成蚯蚓粪,市场价200多元一斤,主要用于高档花卉 蔬菜大棚使用。蚯蚓用于生物制剂、鱼饵、药用价值等,进一步延伸了种养一体的养殖模式,达到了牛粪污染治理和废弃物资源化再生利用的目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