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根远谋胶州职教中心做“青岛工匠”的摇篮
2018年10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王超在岗位上。
   文/片 本报记者 刘震 本报通讯员 王述先 孙元栋
  20岁的胶州里岔镇青年刘善海一年前从胶州职教中心数控专业毕业进入企业工作,如今离开校园的刘善海月薪可达5000元,企业为其缴纳五险一金。在同一家企业内刘善海的学长王超和学弟明子皓也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岗位。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开展,还会有更多的职教学子进入胶州本地的大企业服务于当地经济的发展,他们有一技之长、有蓬勃朝气,既是胶州职业教育的作品,也会成为青岛这座城市未来的“工匠”。
  三“兄弟”携手
职教学子撑起一家工厂

  位于胶州市广州北路的青岛三星精锻齿轮有限公司成立于1976年,原为成立于1953年的胶县重晶石矿和胶县拖拉机厂的下属企业,后经改制成为民营企业。前几年,企业的发展起起伏伏,最大的难题就是遇到了人才荒,技工老龄化严重,基层技工匮乏成为了阻碍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但是近几年随着胶州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这一问题迎刃而解。
  10月8日,记者来到该工厂,副总张强告诉记者目前企业有员工500余人,前几年和胶州职教中心合作开设了相关专业,每年都会有60余名中职毕业生来到工厂,可留下30余人。不断档的年轻人持续涌入,不但给企业带来了无尽的活力,也无形中引入了竞争机制,整个企业蓬勃向上。今年20岁的刘善海就是众多职教学子之中的一员,这位来自胶州里岔镇农村的少年19岁那年就来到三星齿轮,那时还是个在读中职三年级的学生。“学校和企业一起搞了‘现代学徒制’,就是让我们到各个企业提前锻炼,学习技能。”刘善海说,他报名了三星齿轮,一来到这里企业就给缴纳了保险,并且在实习期可以拿到2000元的月薪,6个月后靠着自己的勤奋刘善海成为企业的正式职工,目前除五险一金外他每个月可以拿到约5000元的薪水,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轮休一天。“感觉这里和学校差不多,周围全是同学,我们依旧住着宿舍。”刘善海对现状很满意,他和学弟明子皓和学长王超一起上下班、打篮球、上网,一群职教学子在这里互相守望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处天地。
在校学徒定向招生
让学子“就读即就业”

  为了更好地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加强学生的岗位训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胶州职教中心大力推行现代学徒制。胶州市职教中心就业指导处主任赵俊玲告诉记者,“现代学徒制”实际就是校企合作的具体办法,学校积极拓展优质企业,建立、推进建设校外实习基地的数量和质量,提高学生的就业竟争能力,也同时解决合作企业的用工荒。目前,学校与青岛三星精锻齿轮有限公司、青岛欧开智能系统有限公司、青岛华显机械有限公司、青岛祥银传动设备有限公司等五家企业合作建设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参与的学生共三批200人。此外,2016、2017年学校建设青岛市生产性公共实训基地包括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中科昊泰科技有限公司等。目前,凭着这些学徒和实训地点,学校每年有500名应届毕业生提前走出校门。
  就业门路拓宽自然带来了就业率的升高,根据学校就业处的统计,近三年来职教中心共有6253名毕业生,其中3934名学生直接就业,2319名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或参军。其中,2017年毕业生为1868人,其中职业中专类1817人,三二连读51人。职专类1817名学生,直接就业学生为1171人,升入高一级学校617人,就业学生总数达1788人,就业率为95.72%,对口就业率为70.29%,就业满意度为95.77%。为更好地培养学生,实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全覆盖,除省、市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外,学校积极拓展青岛福兴祥物流有限公司、青岛海尔空调、安吉物流、喜来登大酒店、青岛蓝海大饭店、青岛红树林度假世界、上汽通用五菱、台励福、胶州市兴和汽修厂为校现代学徒制试点企业,大力推进汽修、物流、酒店管理专业实行现代学徒制培养,实施招生、招工一体化,大力推广现代学徒制“双场所”、“双身份”、“双导师”、“双主体”的四双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提高了学生的岗位能力。
以学生技能水平为核心
精准培养工匠型人才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新旧动能转换对职业教育培养出的技能型人才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和岗位适应能力,学校将技能大赛作为总抓手,精准培养市场需求的人才。通过举办校级大赛和参加国家、省、市三级技能大赛,学生接触全国最前沿的技术、设备,带动学校专业建设,也营造了学生练技能、学技术的浓厚氛围。
  学校把技能大赛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导向和教学改革的主要支点,创新教学模式、调整专业及课程结构,同时,形成了大量的优质学习资源,搭建起了教学资源云平台,为学生成才铺就了一条“阳关大道”。近几年,学校在国家、省、青岛市级技能大赛中频繁获奖。特别是2018年,学校在全国技能大赛中获得三金三银,创造历史最好成绩,其中网络搭建与应用(团体)项目连续四年夺得金牌。2017年,7名同学凭借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优异成绩,成为山东省春季高考技能拔尖人才,被山东理工大学等本科院校录取。今年,根据山东省春季高考政策,13名同学凭借优异的大赛成绩,成为山东省春季高考技能拔尖人才,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考试春季高考免试资格。
调整结构服务本地
培育区域经济发展
需要的人才

  为了提前掌握企业用人动态变化,2017年10月,胶州职教中心积极对接五大新动能战略发展平台,先后到少海汇、特锐德等知名企业开展专业调研,掌握人才需求状况,形成7篇有价值的专业调研报告。在此基础上,适时调整专业设置,使专业、课程结构更加贴近经济发展。今年10月10日,学校启动了以“根植城市,共育共享”为主题的校企共育活动,目前,已有1000余名学生进入企业参观学习。
  胶州作为一座工业城市,对技术人员的需求相对较大,这对发展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胶州职教中心几乎每年都在围绕企业用人对学科进行优化设置,以便对服务当地经济发展做贡献。今年以来,学校不断对接五大新动能战略发展平台建设,围绕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的高标准建设,发展航空服务、航空物流等特色专业,学校现有6个航空服务班,共有230名学生,将为临空经济区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围绕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配合航天制造与维修、现代物流、高端制造、“互联网+”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人才需求,合理调整专业设置,开办新兴热门、就业前景好的专业,采取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预就业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有技能、能就业,为胶州市发展培养一大批本土专业技术人才,在全社会获得了价值认同。同时,为提高人才培养层次,拓宽学生毕业后的上升空间,学校先后与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烟台职业学院、泰安职业技术学院、威海职业学院等四所高校达成合作办学意向,在物流服务与管理、计算机应用等7个专业设立“五年贯通”或“3+2” 办学班,2018级300名学生毕业后将取得大专文凭。
育学子先育教师
七大名师工作室引领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教书为本,育人在先,所以我们一直以来致力于教师队伍的培养。”职教中心校长刘元福说,学校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和胶州市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在全体教师中开展“立德树人,兴教惠民”活动。组织全体教师对全校7000余名学生进行了“全覆盖”家访,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开展“身边人讲身边事”、“最美教师评选”等活动,营造爱岗敬业、爱生乐教的职教风尚,充分展现干部、教师干事创业新风貌。
在教师教学规范方面制定并落实“规范、质量、效率”工作方针,规范教师行为,全面落实《青岛市中小学校管理办法》,对照“师德十不准”要求,定期检查教师课堂教学、实训教学行为。同时,学校大力推进“合作教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017年11月,举行了614节“合作教学”改革示范课,打磨出30节胶州市优质课;11月24日,举行了“合作教学”改革推进会,邀请了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刘燕飞博士作专题报告。
  学校充分发挥七个名师工作室的带动作用,专门出台《名师工作室管理办法》,搭建起名师成长以及教师传帮带的平台,促进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营造 “比、学、赶、超”争先创优氛围。2018年9月29日,四位教师参加全国职业院校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质课大赛,获得一个特等奖、三个一等奖。此外,学校还有两门课程被评为山东省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