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播客 -微博 -拍客 -活动 -全媒体 -晚报电子版 - 晚报数字报 - 生活日报 -邮箱 -wap网站 -便民 -专题 - 世博
 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把手”公开电话后
  • 2010年08月21日 作者:
  • 【PDF版】

    公布过“一把手”电话的那期《菏泽日报》被当地一些市民收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景佳摄

    菏泽市两年三次公布市直机关部门“一把手”电话,对治理“机关病”究竟起到多大作用?

    在三次“被公布”后,“一把手”的心态又发生了哪些变化?而对于那些电话“无法接通”或更换了手机号码的“一把手”而言,这种“抵触”背后,又包含了哪些无奈?

    酒桌上的相互“关心”

    “老李,你今天接了多少个电话?昨天夜里,有没有人给你打?”2008年,菏泽市直单位“一把手”电话公开之初,酒桌上,“一把手”们凑在一起,经常这样互相“关心”。

    王道文是菏泽市纠风办的“一把手”,这个岗位,让他接到的电话各种各样。“有涉农政策咨询的,也有反映家庭矛盾纠纷的,甚至有的门前积水也给我打电话。”

    出于安全性考虑,有的当事人不愿白天打“一把手”的电话。有一位“一把手”曾在凌晨一点多接到一个电话,手机响起的时候,这位“一把手”与家人吓了一跳。在弄清打电话人的意图后,这位“一把手”感到问题比较重要,拿着电话走到客厅,这个电话一打就是一个多小时。

    有着6000余人的菏泽市工商系统,是当地名副其实的第一大系统。谈到电话刚公开时的情景,菏泽市工商局长杜学杰坦承,每天接三四十个电话,让他感到工作压力骤然增加。

    “打着各种旗号推销书的、卖礼品的垃圾电话,占了五分之一。”这些垃圾电话很牵扯杜学杰的精力。“就电话内容来说,咨询电话占了绝大部分。”作为“一把手”,杜学杰说,他必须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宏观决策上。

    但杜学杰很快感受到公开电话的好处。“基层人员吃拿卡要,很难直接反映到我这里来。现在,有人给我一打电话我就知道了。”杜学杰说。

    对于这种“被公布”后意想不到的收效,菏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张涛深有同感。

    几年前,张涛被省质监局由淄博调往菏泽任职,最让他犯愁的不是系统人多、钱少问题,而是整个队伍观念作风如何转变。

    对此,菏泽市政府督察室副主任韩章民说:“说实话,很多单位,政府机关如果科长找局长,多半只会汇报喜事、好事。”这种“机关病”的后果是“一把手”很难了解基层情况。

    张涛的电话公开后,基层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与作风却明显发生了改观。“下面的人工作中存在什么问题,只要有投诉电话打到我这来,就会进行查证,一旦核实清楚,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接到举报电话时,张涛会顺带问问举报者为什么给他打电话,得到的答复基本一致,“因为你官大,一定能解决问题,而且也更保密。”

    被收藏的电话表

    64岁的张传党是定陶县张湾镇张海村村民。2009年,他在《菏泽日报》上看到了刊发的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公开电话,便将报纸收藏起来。

    今年5月,村里小麦补贴款迟迟没有发下来,村民多次找村委会协调未果。老张想到了他收藏的“一把手”公开电话,便翻开报纸,拨通了菏泽市农业局局长张刚强的电话。

    接到老张的来电反映后,张刚强马上督促生产科工作人员查处。工作人员调查发现,老张反映的情况属实。一个月后,老张顺利拿到补贴款。

    但也并非所有人都能拨通“一把手”的电话。今年3月初,网友“寒剑的哥”打算拨打菏泽市民政局长的电话反映问题,结果没有打通。“寒剑的哥”有些生气,于是就打了市政府一位副秘书长的电话反映此事。结果第二天,民政局有关工作人员就给他打来电话解释。“虽然办不成事,好在有个好态度。”“寒剑的哥”发帖说。

    公开后“减压分流”

    菏泽三次公布“一把手”电话后,每次都有些“一把手”变更电话号码。

    记者对比了2009年与2008年的“一把手”电话,水利局、农机局与纠风办的“一把手”电话也由过去的小灵通变更成了手机号码。安监局、交通局、农业局、卫生局等六部门的“一把手”电话,由过去的“书记电话”,变成了“局长电话”。而公安局由原来的“局长电话”变成了“政委电话”。

    “公安局长另外身兼副市长的职务,可能觉得再公布他的不太合适。”一位知情者分析,“但其他各局都公布局长的,而不再是书记的,这里有市里一再要求的因素。”

    另外,除去机构调整,由于各种原因,每年都有20个以上的“一把手”电话发生变化。“这也是我们坚持每年公布一次的一个重要原因。”韩章民说。他所在的督察室负责“一把手”电话公开的检查工作。

    “一把手”电话首次公开后,几天后就出现了连锁反应。公安、工商、质监、教育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部门,陆续将各县区局长的电话进行了公开。一位“一把手”把这一招称为“分流减压法”。

    在把菏泽八县两区工商分局局长、基层工商所长等150余人的电话公布后,杜学杰每天接到的群众电话,很快就从三四十个减少到了三四个。“不把他们的电话公开,我的压力恐怕要大得多。”

    而在公布基层局长电话之前,菏泽市质监局局长张涛会经常把从电话中反映的问题转到下面去,一些情况一旦查证属实,就会直接影响各区县局的工作考核,为此各区县局长颇感压力,“他们不希望把问题捅到上面去,愿意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因而这些基层干部对公布自己的电话非常积极。”张涛说。

    两次电话被公开后,菏泽市直部门的“一把手”对此已习以为常。一位“一把手”说:“今年电话公布后,我和其他几个局的‘一把手’在一起吃饭,大家谁都没提这件事了。”

    曝光前不看“黑名单”

    7月27日晚8点过后,菏泽市政府督察室中依然灯火通明,针对“一把手”电话接听情况的夜查正在进行。而在25天前,菏泽市刚刚第三次公布了市直各部门“一把手”的电话。参与此次夜查活动的当地媒体记者,逐一拨通了67位“一把手”的电话及其辅助电话。

    结果表明,发改委、安监局、统计局、煤炭局、盐务局等单位“一把手”电话未接;交通运输局、体育局、供销社、旅游局等部门“一把手”手机关机;卫生局、人防办两部门“一把手”电话无法接通。第二天,当地媒体就报道了上述检查结果。

    “如果换成你的话,你愿意把自己电话公开,让别人随时打吗?”一位被点了名的“一把手”这样说。

    对这些被曝光者的后续处理,基本限于“通报批评”,更为严重者,也只是“提交书面检查”。

    说到对“一把手”的责任追究,韩章民笑着连连摇头,称这让他感到压力不小,因为平时彼此都太熟了。即便是联合媒体夜查,在媒体公布结果前,韩章民这个督察室副主任基本是不看“黑名单”的,“看了,反而惹麻烦;事先不看,就不存在照顾谁的问题了。”韩章民说。

    “有些问题不是某一个部门就能解决的,即便反映给‘一把手’,也解决不了。”菏泽市政府督察室的一位工作人员说,比如涉及到下岗工人的一些问题,很多人不断给劳动局的“一把手”打电话,可有的问题因为牵扯政策问题,确实一时难以解决。

    而正是因种种“无奈”的存在,才时而会有“一把书”的电话“无法接通”,有的还选择了更换手机号码。

    “如果能通过‘一把手’电话的公布,最终推动各级部门工作作风转变、效率提高,把问题及时解决在基层,并能形成机制坚持下去。作为一条沟通渠道,‘一把手’电话就可能‘备而不用’了。”当地一位“一把手”认为,这样,才是“一把手”电话公开的“最理想结果”。

    本报记者李文鹏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制度健全了,何须给“一把手”打电话
“一把手”公开电话后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   邮编:250014   E-mail:webmaster@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152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