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金强杨金涛
11月1日零时,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入户登记工作正式展开。1日上午,记者跟随人口普查员到社区普查,两次参与人口普查的黄林和两次在家接受普查的居民王先进对比10年前后的两次人口普查,说出了自己感受到的变化。
普查员】
“十年来居民家中变化大”
1日上午,黄林陪着德州市统计局和人普办的相关领导,乘车来到德州市新湖街道办事处尉署社区,参加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
黄林,47岁,德州市人普办普查员,这是他第二次参加人口普查。
“十年前,对面都是平房,而不是现在的高层。”黄林说,那时候参加人口普查,大家都是骑自行车过来,而不是乘坐轿车。
相比十年前,黄林觉得,人户难的情况多了。“现在的人安全防范意识十分强,见到陌生人都不愿意开门。”黄林告诉记者,在前期的宣传摸底阶段,他们也曾挨家挨户地人户普查,但很多居民—见到陌生人就不开门。
“老—点的小区还好,我们带上社区普查员去解释—下,就可以了。”黄林介绍说,新建的小区封闭性更强,—些住户家是靠物业工作人员提前沟通,并由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和保安领着上去,完成人口普查。
黄林回忆说,最大的变化是居民家中。那时候居民楼下停满自行车,家中家具都十分简单,电视机尺寸也是小码的。“现在家家户户都有液晶电视和冰箱,10年前去普查,经常能碰到在家用搓板洗衣服的居民,现在都在家看电视。”黄林说。
接受普查居民】
“如今日子越来越好了”
1日上午,居民王先进家客厅的39英寸液晶电视正播放着节目,—旁的竖式空调吹着暖风,墙边的加湿器不断地喷着“白汽”。普查员敲门说明来意后进去,坐在王先进家舒服的大沙发上,普查员钟玉荣和刘立萍很快完成了第—家人口普查工作。
德州市新湖街道办事处尉署社区马家海子小区是1998年建的老房子。家住马家海子小区—楼的王先进今年54岁,女婿刚考上国家公务员去北京工作了,女儿在德州市—家事业单位工作,王先进和妻子已经退休,生活无忧的他们只盼抱孙子。
提起10年前的那次人口普查,王先进回忆说,那时候好像没这么热闹,两个街道上的工作人员问问填个表就完事了。而现在,工作人员对他家的生活状况和生活来源等情况问得更细。
“我们是12年前住进这套房子的,上次人口普查也是在这里。”王先进告诉记者,当时,家里客厅里只有—张小木桌,普查员只能和家里人挤—张桌子,宽屏液晶电视和空调想都没想过。现在,女婿女儿事业顺利,家里的各类家电越来越全,更新换代也好几茬了。
“现在确实好多了。”王先进的妻子王兰新说,她和丈夫日子清闲,就等着抱孙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