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校长推荐,咋都是资优生?
  • 2010年11月24日 作者:
  • 【PDF版】

    最近有媒体报道,备受关注的“校长推荐上北大”的结果终于揭晓了。多数被推荐的学生都是“资优生”,甚至就是该学校的“第一名”———这个结果似乎出乎人们的意料、又在意料之中。有人说,“校长推荐”还是没能逃脱“掐尖”的怪圈,但有人并不以为然,“资优生”毕竟是学习能力的一种保证,甚至连招生方北大都直言,第一没什么不可以。到底“推荐制”走的是哪一条路?还真把人们搞糊涂了。

    159****3866读者:值得推荐的学生应该是可能成为像钱钟书、吴晗这样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过人才华的特殊人才,而不是一般意义上“均衡”发展的优等生。“校长实名推荐”并非名牌大学为了争抢优质生源想出的新花招,而是对现有录取制度的探索和补充。所以与其都是清一色的“资优生”,不如“宁缺毋滥”得好。

    158****2203读者:外界希望校长们有气度向北大推荐偏才怪才,而事实是没有校长敢越雷池半步。名单中,每个学生的推荐理由几乎都写着诸如“多次考试在年级第一”“成绩名列年级前茅”等评价,且大多数学生都担任过学生干部或者在竞赛中获奖。这样的推荐真的是北大愿意看到的吗?

    139****3307读者:我们现在的高考制度是用一个尺度一张考卷去筛选一个非常庞大的考生队伍,突出的是公平和效率。这种方式的弊端在于有利于所考核的几个学科水平非常均衡的学生。这种方式导致考试对一些学生而言成了专门的“技术”,一旦考完了,之前所学的知识很快就淡忘了。经过高考选拔出来的是一个统计意义上的高水平的群体,但是,并不是只有各科目都能拿到高分的学生才有培养价值,相反,一些杰出人才有各自独特的发展轨迹。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其他的录取方式进行补充,包括“推荐上北大”也是其中一种,所以“推荐”的资格除了要慎重,更要实至名归,清一色的资优生未必都是最合适的。

    135****3265读者:由于怕担当‘不公平’而不敢‘吃螃蟹’,只是所有中学采取稳打稳扎做法的原因之一。北大推荐制对学生的作用本身,只是放松了自主招生的第一道笔试关卡,而更大考验的面试乃至高考都是这些学生的必经之路。如果推荐一个“偏才”的话,谁能保证他(她)一定能通过自主招生的面试?或者即使通过了,加了30分,这名“偏才”是否能险过北大的线呢?如若不然,这样的名额同样是浪费了。

    下期话题:近期,一段“虐兔视频”在网上疯传,一时间激起了不少公愤和口水战。有人对狠心虐待小动物的“犯罪行径”咬牙切齿,又是口诛笔伐又是人肉搜索;但也有人说,更大的“犯罪者”并不是这几个年纪轻轻的小姑娘,而是受暴利驱使,幕后操纵的人———故意拍这个片的更可悲,人性为何可以扭曲到这个地步?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至15064609382,联通用户发送至15653637987(以上均为茶馆掌柜个人电话,无额外收费)。鸢都茶馆,您的话吧,您作主!

    ■评说您身边的事儿 投稿邮箱qlwbpl@163.com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生好事,可别做“半截子”工作
奥赛保送,早该取消了
校长推荐,咋都是资优生?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