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庸的漫画里有个“结婚狂”,我家里则出了一个“中奖狂”。
还是两三年前,在一次订报抽奖活动中,我家中了一个末等奖,家里最激动的莫数老妈,因为我们填的中奖号码是她的生日。老妈捏着那张50元的购物券,像握着一颗炸弹一样如坐针毡,一会儿说买这个,一会儿又让买那个。最后我们一家人风尘仆仆地赶到指定商场,才发现购物券能购买的,是最便宜也要一二百元的服饰,老爸只好又贴上100元,给老妈选了一件毛衣。
自从穿上这件毛衣后,老妈一门心思钻进“奖”字里,天天找机会去碰运气。今天买了两张福彩,明天下饭店结账时不忘抽它一注,甚至发展到就连买一箱牛奶,也要问问人家有没有奖抽。可是,偏偏造化弄人,老妈再没有中过超过20元的奖。至多在买整箱的牛奶时,中上两板奶片,她刚得意地把奶片塞进嘴里,却无意中听见卖牛奶的小姑娘对别的顾客说:“买这种奶可以抽奖,百分之百中奖。”
没奖可中的老妈,却对中奖消息开始“过敏”。不知从何时起,电视上形形色色的中奖活动多起来,看着主持人的手在屏幕上一划拉,就闪出一条“移动用户发送到×××,联通用户发送到×××”的字样,老妈总要记在本子上,再输入到手机里发送出去。
谁也没想到,最终治好老妈“中奖狂”的,就是手机短信。自从老妈参加电视里的短信中奖活动后,手机话费与日俱增,一个月居然最少要“吃”掉两三百元。一天,当老爸把一张长长的手机话费单扔到桌上时,老妈顿时傻了眼。
原来,老妈发送的那些手机短信,只要按下发送键,一次就要好几块钱。在“铁证”面前,老妈终于忍痛割爱,与抽奖事业说拜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