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几个朋友聚聚,席间谈论最多的是房价、股市、通胀。2007年的时候,我们家只有够100万房子的3成首付,2010年的今天,当初100万的房子都200万以上了,我们家的现金远不够首付了。3年来,我家的现金资产增加10%多点,而房价却是成倍成倍的翻。
通胀率现在这么高,作为外来人口,是不敢轻易将现金沉淀到固定资产上的,因为一旦在上海买了房,全部现金将交给开发商,还欠银行一百万,那这个银行利息又几乎要吃掉一个人的收入了。全家将节衣缩食、不能生病,每月的还贷那是相当的有压力,毕竟收入的增长是可以预见的———能跑赢CPI的收入增长都不错了……”
这是近日一位网名“我的ID我的I”的网民在天涯上发的帖子,一时间引来围观无数。
pkgvc:很有同感,我记得89年小学三年级那会儿,我一学期的学费才二十一块,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主要是因为我花了一块钱买零食,那一顿打,让我记住了二十一块钱的学费。现在也知道钱难挣啊。
xiaohe9099:不要焦虑,该怎么过就怎么过,看看《肖申克的救赎》吧,做那个不被体制化的英雄,只要你,特别是你老婆能抵抗住那世俗化的诱惑,其实生活还是很简单的,也会活得很轻松。
misslucky1028:我记得我在上小学的时侯,都订《小学生报》,一年就几块钱吧。可我有一个同学,她妈就是不让她订,全班就她一个人不
订的,就为了一年省那几块钱。这事儿放到现在,真是不可思议。
yang7425:年龄相仿,不过我读的是农大四年。小学我只读了5年,那个时候我们没六年级,不过后面2年就有了。小学5年级我的学费是5块,初一时26块,高一是68块,高中的每月生活费是20元……自己背粮食啊。
默芊:同一年代的人,握下手!同为七零后人,我们经历太多不同。所以体会不到你成长的艰辛。我上高中那会儿,班里也有很多住校家是农村的同学,他们很能吃苦,所以在他们身上我也学到不少东西。但是对于那个年代的经济我几乎是无
知的,因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交学费问父母要来就交上,几乎没有因为钱而犯过难。只是婚后成家立业混日子了,才感觉到物价的变化,特别是近一两年,物价的飞涨,有时就感觉有些喘不过气来。所以在物价通胀的今天我尽量不去买贵的东西,把钱拿出来作为一小部分投资。近几天也一直在考虑怎样让钱生钱,呵呵~~
追忆似水时光:看到帖子,感觉很亲切,我也是74年生人,70年代的人怎么说呢,是受理想教育和现实巨变交融的一代,很特殊也很无奈,思想变化也相对较大,很难保持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