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可新
我们的那个时代,往往是和饥饿相连着的。饥饿是那时留给我们最最宝贵的一笔财富,它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记忆深处,无法涂抹掉。
弟弟到美国读博士后,一去多年。在国内时,好歹一年两年能回老家一趟。我们兄弟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相依为命了那么多年,感情之深无可言说。
一出了国,就关山万里了。万里关山可用脚量,而实际上相隔的却是不能泅渡的大洋。弟弟是1999年出国的,第二年,我就赶紧安装了一部电话。有电话相通,能够相隔万里地聊上一会儿,也胜于相思无诉处了。
弟弟的电话过来,一般我们都会聊一个小时以上。我们聊家事、村事,但聊着聊着,总会不由自主地聊到我们的从前。
从前其实就是我们的童年时代和少年时代。
我们的那个时代,往往是和饥饿相连着的。饥饿是那时留给我们最最宝贵的一笔财富,它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记忆深处,无法涂抹掉。
当然,严格地说,童年时代和少年时代的我们并没有真正饿着肚子。父亲拉扯着我们过日子,苦和累是真的,可他没有饿着我们兄弟。那为什么一想起从前,饥饿的感觉就会如影随形地缠绕着我们的记忆呢?仔细地想想,是因为我们当时食物的质量太差了。一年四季,吃玉米面饼子,吃地瓜。至于麦子,不过是逢年过节才能见到的。尤其白面,那简直等同于奢侈二字了。
父亲却是千方百计地给我们增加营养,不肯让我们被贫困毁掉。村里如果把年老的牛啊马啊之类的牲口宰杀了,父亲总要买一些下水的。那些煮好的牲口下水的香味儿啊,三十多年过去了,却还依然飘荡在我们的唇边,挥之不去。
那样的一个缺少营养的年代啊!
长到十几岁时,我们兄弟的食量大得惊人,分得的粮食根本就不够吃的。村里凌立方大伯曾给过我们家一些玉米,到现在父亲还牢牢记着。人家在你困难的时候帮过你,那样的一分情义,没齿难忘啊!
有时候父亲看我们兄弟营养太差了,会割上一点猪肉,粗手粗脚地包一盆馄饨。我们兄弟狼吞虎咽时,父亲象征性地舀几只,捧着饭碗,悄悄地躲到门外,等我们兄弟吃饱了,他才回来,把盆里剩下的汤汤水水舀进自己的饭碗,泡上块玉米面饼子,自己吃……
我们兄弟在电话里提起这些,都有些哽咽……
记得有一年冬天晚上,村里有个爷爷辈的长者叫凌本进,他找到父亲,跟父亲嘀咕了一会儿就走了。没多久他拎了一只小死猪回来。这只小猪是邻村生产队的。据说是得了病,打针吃药,没治好,死了。人家把它埋掉了。不知怎么被凌本进知道了,他就和父亲商量后,趁夜色深重,悄悄去挖了回来。凌本进动手,用开水把猪毛褪了,洗干净,忙碌到半夜煮好了。我们兄弟迷迷糊糊被叫醒,闭着眼睛吃。吃到嘴里是肉,就都惊讶地睁开眼睛了。弟弟后来在电话里说,他当时吃到的一块肉,可能是打青霉素打的吧,肉绿绿的颜色,有点苦。但即使有点苦,弟弟还是没舍得吐出来,咽了。
有时候我们兄弟也想着法儿找吃的。我们村北面有一片芦苇泊,叫北泊。秋天割芦苇时,要用抽水机抽去泊里的水,这时泊里的水流动,那些鱼啊虾啊的就随水而动。我们兄弟就拎着水筲和自己做成的网,到里面逐着流水捞虾。捞回的虾一炒,就是绝美的食物了。有好几个冬天,我们兄弟也去那儿,把冰破开了捞。当时觉得多么寒冷的风也吹不走我们心里的那分渴望啊……
除此之外,我们还采过如车前子的种子,还刨过半夏的果实,用卖得的钱,买过本子、铅笔后,我们就买一分钱一块的糖果。买几块揣衣服口袋里,心里能甜上好几天。
现在我们坐在电话的两端,只要说下去,那些日子就飞快地赶过来了。
弟弟说,有一回他们玩儿着玩儿着,小伙伴大军说他饿了,要回家去取干粮吃。弟弟就陪着他回去。大军家当时没有人,门扣着。大军需要爬到门上才能把门扣解开,才能开了门进去。大军取到的干粮是一块雪白雪白的松软的馒头。他咬了一口又咬了一口。弟弟的口水把衣服前襟都湿了,但大军并没有给弟弟一块儿,弟弟自然也不会跟他讨要的。出了家,大军要爬上门,把门扣重新扣上。他扣门的时候手里的馒头碍事,就让弟弟给他先拿着。弟弟瞅着手里那块雪白雪白的馒头,口水如雨而落。大军爬到门上的时候,弟弟终于忍不住,在馒头上狠狠地咬了一口,还没来得及咽进肚子里,大军已经扣好门下来了。弟弟不敢咀嚼,就那么含着那一口馒头。他不能让大军看出来他偷偷咬了人家一口馒头啊……
弟弟不知道,他说到这里时,远在万里之外的我早已泪如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