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民工“不甘贫困,不愿吃苦”错了吗
  • 2010年12月24日 作者:
  • 【PDF版】

    口蔡晓辉 顺义法院最新公布的调研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新生代农民工犯罪占全部刑案被告人总数的39%,较去年同期增加60.7%。这个数字也印证了北京市多家法院的信息: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率正呈上升趋势。(《北京晨报》12月23日) 新生代农民工的如此猛增的犯罪率,在城市化速度加快的当下不可谓不是一个醒目的社会问题。同比增加60.7%,这个数字,其惊心程度像一个红色的感叹号。但仔细分析其成因,我对法院方面给出的主因之一“不甘贫困,不愿吃苦”,更感吃惊和遗憾。 法院方面的分析,自然是基于大量的犯罪事实。新生代农民工“不甘贫困,不愿吃苦”的评价,在当下更是具有很大的代表性。但我们需要警惕的是,给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率激增做出这样的成因分析,不免暗含的一个潜台词是:农民工,无论是新生代农民工还是他们父兄辈的农民工,都应该是吃苦耐劳、默默劳作的一群,这是他们于城市而言的价值所在。而新生代农民工集体表现出来的“不甘贫困,不愿吃苦”的特征,以这种思维看来,无异于一个群体的品质滑坡。 说新生代农民工“不甘贫困,不愿吃苦”,本质上仍旧是一种歧视。难道要新生代农民工继续他们父兄辈的城市经历吗:将青春和健康奉献给工厂里的流水线、城市里的建筑工地,而将被透支的身体和时常拖欠的微薄工资带回农村。如此父子循环,城市需要的就是这样甘于贫困、肯于吃苦的“农二代”吗? 这是一个危险而贪婪的思维。攫取上一代农民工的廉价劳动力,是城市迅速发展的途径之一。城市化的下一轮发展,如果试图延续这样的惯性,势必压制新生代农民工对平等权益和向上奋斗的正当诉求,换来的将是愈发上升的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率。 新生代农民工与父兄辈的生长环境不同,对城市的期待显然更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更高,期望值也更高:身体健康不因工作而受到损害、个人能在工作中得到发展、收入待遇能得到提高、能够过体面的生活。社保、求学、权利,那些属于一个城市市民的待遇,那些城市曾经薄待其父兄之处,都是他们作为一个平等的公民所期待实现的权益。 新生代农民工这样的要求有错吗?为什么社会总用吃苦、甘贫来要求农民工?换个角度看,新生代农民工“不愿吃苦”,何尝不是他们对平等劳动权益保障的诉求?说新生代农民工“不甘贫困”,但为什么要甘于贫困?城市的生机在于流动和创造,拥有向上的机遇符合每一个农民工和每一座城市的自身发展利益。 新生代农民工的挫败也正在这里。他们作为一个公民的合理诉求,在城市里常常碰壁。二等公民成为一个坚硬的现实。父兄辈的不公遭遇,在他们那里并未得到本质的改变。而期待越高,不公感就越强烈,心理也就越脆弱。这恐怕才是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率猛增的主因之一,而不是那个充满歧视的“不甘贫困,不愿吃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化学锅底”亟待权威部门“检验”
农民工“不甘贫困,不愿吃苦”错了吗
>>世风眉批??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