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2月29日讯(见习记者 梁莹莹)“杯具,做作业做到晚上八点半”、“偶是打酱油的”……这都出现在小学生日记中的句子。随着网络的普及,小学生上网聊天、看帖子的时间越来越多,网络用语慢慢地渗透进他们的语言中,甚至出现在他们的日记和作文中。对此,有的老师觉得学生的网络用语只要用的贴切,就应该持包容态度接纳,有的老师则认为网络用语对规范使用语言有害无益。
28日,记者在莱山区实验小学、北马路小学、毓璜顶小学做了一个调查,随机抽取高年级的小学生,让他们说出几个常用的网络用语。结果,大部分小学生都能说出两三个,有的学生能说出四五个,比如“狂晕”、“囧”、“菜鸟”、“奥特曼(outman)”、“雷人”、“躲猫猫”、“神马”、“拍砖”、“稀饭(喜欢)”等。
“同学之间写纸条或者同学录的时候都会用网络上的词语,比如称呼自己为偶,同学写成童鞋等等。”莱山区实验小学五年级的王翠平告诉记者,有些网络用语他们也不明白含义,只是觉得好玩,喜欢口语表达,慢慢地就习惯性的运用到写作中,当记者问到“神马”的含义时,她思考一下,说到“是神奇的马吧?”
对于学生写作中出现的网络热词,北马路小学语文组的崔主任认为,高年级有些很聪明的学生本身语文功底就比较扎实,如果在他们的作文和日记中出现一两句这样很“给力”的时尚用语,老师也会觉得很诙谐、很幽默。
莱山区实验小学的吕老师表示,小学生日记中出现网络用语的例子还是少数,一个50多人的班级中有五六个学生会在作文和日记中出现网络热词,大部分学生的日记和作文还是中规中矩。
有的学生在日记中用到了网络词语,老师就会问问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发表见解,通过举一反三,学生可以开阔思路,丰富他们的词汇,“如果这个词语用的贴切,学生也明白其中的意思,我还是很喜欢学生用一些网络新词。”吕老师说,只要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词语,含义具有正面性,她都赞成学生使用。
但对于小学生使用网络热词,有的老师也提出了反对意见。“我不赞成小学生使用一些网络词语,因为他们的语言体系还不完备,没有自我辨别的能力,只是一味的模仿,对于规范使用语言是有害无益的。”北马路小学四年级李老师认为,网络用语不符合语法习惯,最怕学生生搬硬套,所以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从网络用语走向规范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