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片 本报记者 董从哲 桑海波
提到阳谷,很多人脑子里会想到那个打虎英雄武松,然而近几年,坊间传颂更多的是一位下岗后艰苦创业的“女英雄”张平。记者2010年11月底去阳谷采访时,恰逢首届全国汽车坐垫订货会召开,订货额一亿多元,阳谷已一跃成为全国知名的三大汽车坐垫加工基地之一,有100余家汽车坐垫企业,从业人员10万人。更让记者感到吃惊的是,今日阳谷“汽车坐垫城”和庞大的坐垫市场,竟是一位“女英雄”一手创出来的。 “下岗不丢人,双手创业,从头再来。只要肯吃苦,讲诚信,没有过不去的坎!”从20年前下岗创业至今,阳谷县电影公司下岗女工张平从摆地摊、办夜市、卖毛线、织毛衣到编织汽车坐垫,一路披荆斩棘,不仅写好了自己的创业人生,也为5000余名农村妇女、下岗女工、残疾人提供了致富门路,人均年增收8000余元。 1984年张平毕业后分配到阳谷县电影院任放映员,1990年,她下岗了。要强的她决心通过“下海”寻找一条致富门路。起初由于没本钱、没经验,就从摆地摊干起,卖些小本钱的生活日用品和工艺品。走街串巷中,她发现商机,凑足3000元做起毛线生意,挣下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继而做起了毛衣机器编织。到1998年张平已拥有编织机31台,安置下岗女工29名。
然而到了2003年,成品毛衣市场兴盛,张平的毛衣店越来越揽不到生意。张平考察发现,汽车坐垫市场空间很大,但是,坐垫加工属高档活,要分一杯羹,没有过硬的手艺是绝对不行的。凭着十几年积累的编织经验,接连几个通宵,张平从外地买来的样品中摸出了门道。第一批编织出的“一枝梅”坐垫刚拿到市场就遭“疯抢”。 2004年,张平成立了“巾帼编织工艺商行”,给坐垫注册了商标,2007年又成立阳谷张平汽车饰品有限公司。记者在张平新厂区的仓库内看到,大量精美的汽车坐垫图案新颖,编织精细,小山一样码放在一起。张平说,更让人开心的是,她带动了周边160余家坐垫厂。在她的带动下,阳谷汽车坐垫企业发展迅猛,张平也一跃成为全国汽车坐垫行业的领军人之一。在厂里,很多人给她的评价是:不容易。 如今,她的加工网点达30余个,编织工4000余名,遍布全县农村、街道,年产中高档汽车坐垫十万套,产品销往北京、上海、浙江、福建、广东、云南等,深受客户青睐。 社会也给予了这位坚强创业的下岗工很多荣誉。2004年7月,张平经营的门店被山东省总工会评为“下岗职工再就业示范点”;2006年3月,荣获“富民兴鲁”劳动奖章;2008年4月被山东省委、省政府评为山东省劳动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