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落陵·记忆
  • 2011年01月07日 作者:
  • 【PDF版】

    在主矿井旁,堆积满了在矿井下搬运上来的物料。

    搬运上来井下的设备。

    两个矿工好兄弟在带有“安全第一”的矿区标识下拥抱离别,他们的脸上写满了不舍。

    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张晓科

    2010年底,在邹城市北宿镇的落陵村,济宁第一个地方煤矿、曾经辉煌一时的落陵煤矿因资源枯竭,正式闭坑关井,长达40个年头的煤炭生产任务和使命被画上了一个句号。 轰轰作响的煤炭传送带安静了下来,井口处也不见了进进出出的矿工,来来往往的运煤车辆也不再有了,落陵煤矿原本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已归为平静。斑驳的澡堂、办公楼、储煤场,高耸的矸石山,透着上个世纪浓厚色彩的安全标语,而这一切,都将作为落陵发展的见证物,在经过时间的沉淀后,最终成为历史。 在它的身后,与落陵煤矿早已融为一体的建设者与煤矿工人们,也即将被分流到济能发集团下属的其他煤矿。40个年头的朝夕相伴,日夜艰辛的井下开采,一切皆成为永恒的记忆,在即将离开之际,许多老矿工脸上写满了眷恋与不舍,他们仍在忙碌着,收拾着井下的设备和物料,陪伴落陵煤矿走过最后的一段时光。 落陵煤矿的所在地落陵村,40年前还是一片大洼地,就在那时,30多名技术人员、100余名退伍军人和放下锄头的农民聚集于此,开始了他们艰辛的创业之路,修建济宁历史上第一个矿井———“落陵矿井”。由于资金不足,没有先进的设备,建设者们凭借双手,反反复复经历着打井、报废、停工的过程,但他们相互鼓励,在黑暗中携手坚持前行了5年,最终迎来了黎明———1975年初春,落陵人终于完成了第四个主井的挖掘,推出了第一车优质煤。 落陵煤矿虽然原设计能力仅为21万吨/年,平均可采煤层虽然仅有0.9米,但靠严格管理和科技进步,矿井一直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最高年产达到50万吨规模。当时的煤矿负责人就意识到,“落陵煤矿总有枯竭的一天,发展目光一定要更长远些。”随即,落陵人二次创业,运河煤矿、阳城煤矿、花园煤矿、霄云煤矿,一个又一个的现代化矿井在传承着落陵煤矿的血脉…… 如今,落陵煤矿资源枯竭的一天到来了,也因此正式闭坑关井,对于这方土地上的煤矿工人,或许,他们各自又会到新的地方,有一个新的工作,但是,在他们内心深处,会有一个深深的记忆叫做“落陵”。 本报记者 马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落陵·记忆
挥之不去的“落陵情结”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