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下井忙碌的景象还时常浮现在郎秀明的梦中,而这一切,就像他逝去的青春一样,已经飘远。落陵煤矿的40年,老矿工郎秀明赶上了31年。31年过去了,郎秀明慢慢变老,而煤矿的资源也枯竭了,再过几天,他也要分流到集团下属的其它煤矿去了,在这段的时间,郎秀明时常在他熟悉的煤矿里停住脚步,再看一眼他熟悉的落陵煤矿,而眼中,透出的是恋恋不舍的“落陵情结”。
>>最后的道别 不再采煤,却仍然下井
落陵煤矿位于邹城市北宿镇的落陵村,村庄和田野在冬日的暖阳下显得格外平静,在落陵煤矿的生活区内,十余位退休矿工像往常一样在太阳底下晒着暖。落陵煤矿闭坑关井已有20多天了,往日繁忙的运煤景象已成为往昔。 在煤矿生产区,还有一些留守的煤矿工人在忙碌着,负责回收井下已经完成历史使命的设备和物料,而今年已经54岁的老矿工郎秀明就是其中一个。他1979年进矿,在这里工作了已有31个年头,在透着沧桑的煤矿副井口,郎秀明从这里上上下下了多少次,就连他自己也记不清了。而再过一段时间,郎秀明也要离开这里了,分流到另外一个煤矿工作,“或许以后就很难有机会再回来了。”郎秀明说。 郎秀明摸着陈旧的“铁疙瘩”,“这是溜槽,这是运煤用的车皮,这是支架,有了它才能保证咱们在井下的安全……”这些冰冷的“铁疙瘩”,在郎秀明的口中如数家珍,在他的眼中,这都是他以前朝夕相伴的“老伙计”,“快离开了,算是跟他们道个别吧。”
>>百味的回忆 条件很苦,却充满干劲
31年,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不短。郎秀明在落陵煤矿的这些年,很苦,却又过得很知足,用他的话说,因为每天都有盼头,所以充满干劲。猛一回忆起过往的那些日子,郎秀明的话匣子打开了。 “我刚入矿那会,什么福利待遇的根本不懂,也没有。一个月就34.7元的工资,另外每月再给24斤粮食,12斤粗粮,12斤细粮,以及5元钱的菜票。”职工们商量好了似的只吃粗粮,把细粮留下来带回家给妻儿吃。 郎秀明说,那时的井下环境就更不用说了,当时连自救器都没有。矿灯还是那种特大号的笨重家伙。支柱全是用木柱,浪费资源不说,支柱和回柱都很麻烦。直到1982年左右,才有了较为先进的磨砂支柱。那也不能和现在的液压支柱相比。工人上井以后的洗澡也是个大难题,根本没有澡堂,全都是用大锅烧开水洗。
>>幸福的憧憬 除了留恋,还充满感激
煤矿闭坑关井了,闲暇时,郎秀明时常会在偌大的矿区内转一转。 “这个年龄的人了,总是很恋旧,但是从内心来讲,除了留恋,更多的是一分感激。”郎秀明说,要不是通过招工来到落陵煤矿,他现在可能还在泗水老家种着地呢。而如今,他的家庭十分美满,生活过得也很富足,在城里买了房子,孩子都有了稳定的工作,“再过一年就退休了,我和老伴到时候都住在城里,看看孩子,遛遛弯,过一个美满的晚年。”郎秀明憧憬着自己的晚年生活。 本报记者 马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