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德州小吃急需找到“感觉”
两会期间,德州地方美食发展问题引发关注
  • 2011年01月25日 作者:
  • 【PDF版】

    本报记者 王宗吉 牟张涛 李继远 王金强

    热乎乎的羊肠汤,品上一口,那叫一个绝!如今,这样的感受市民已经不能经常体验到了。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德州传统小吃在市民的印象中渐趋模糊。有关德州地方美食如何发展的问题,引起了两会代表委员的关注。

    以前的味道很难寻觅

    “德州小吃太多了,我随便就能说出七八个。”市民姚光辉说,他是土生土长的德州人,他印象中的德州小吃,不但好吃,而且价格便宜。“早晨喝碗平原老豆腐或者甜沫,花钱不多,吃着实惠,我现在还有喝老豆腐的习惯。”姚光辉感慨道,总感觉,现在很多传统小吃不如以前的好吃了。

    对于德州小吃的回忆,市民总是津津乐道。“小时候吃的炸绿豆丸子,又酥又脆,炸出来是三角形的,特别好吃。现在吃的炸绿豆丸子,感觉没有以前好吃了。”市民任健说,除了炸绿豆丸子,给他印象最深的是撅腚豆腐。卖豆腐的商贩用一个大桶盛着豆腐,每当有市民买,商贩就用一个平铲铲出一块豆腐,放在巴掌大的一块木板上,淋上点辣椒油、芝麻酱……

    “羊肠,应该是德州市民最喜欢的小吃了。”市民满恒芝说,老德州人都知道,以前在大街小巷,到处都有卖羊肠子的摊子,很多市民都喜欢喝一碗。“羊肠热乎乎的,咬一口,满嘴香油,那汤,那血,叫一个绝!不过,现在很难吃到正宗的羊肠了。”满恒芝说,想起以前吃羊肠,嘴里还会生津,或许是生活条件好了,嘴变刁了的缘故吧,总觉得现在很多摊位卖的羊肠放的料不如以前足,做出来的味也没有原来的正了。“真希望能吃到正宗的羊肠。”

    卫生问题成发展瓶颈 

    “德州好多小吃很好吃,但总觉得有些不卫生。”市民赵延军说,她很喜欢德州的小吃,但是德州小吃多是在地摊上卖,卫生得不到保证,制约了传统小吃的发展。很多受老百姓喜爱的传统小吃发展并不理想,一些传统小吃正慢慢地被人遗忘、消失。“传统小吃只有从卫生方面得到改善,才有发展的可能性。”赵延军说,小吃不仅要好吃有特色,还应该干净卫生,才能获得老百姓的青睐。 

    德州市商务局餐饮科科长范传鹏说,德州地道的一些传统小吃,通过被认定为第四届山东名小吃,实现品牌化管理,获得了良性的发展。“品牌化发展是传统小吃做大做强的一条比较好的途径。”范传鹏说,传统小吃在发展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食品质量安全;其次,应该进行规范化管理,从品牌上做大做强。另外,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德州传统小吃很有地方特色,风味独特,但知名度亟待提高。”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德州小吃急需找到“感觉”
应走美食专业化道路
增加宣传力度,打出品牌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