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郯城篮子“两会”奇遇
  • 2011年02月14日 作者:
  • 【PDF版】

    郑连胜代表(左)向常建富代表介绍柳编果品篮。

    “我真是头一次见这么精致的手工艺品。”看到桌子上摆放的郯城柳编果品篮,省人大代表、烟台栖霞市桃村镇国路夼村党总支书记常建富不由地惊叹道。他们村的苹果采摘项目,正需要这种做工精致的小篮子呢。

    在省“两会”上,来自临沂的代表们不仅通过讨论发言、提交议案等形式发出“临沂声音”,在会场外还与其他地市的人大代表进行了广泛交流。这不,“苹果代表”和“篮子代表”之间就碰出了思想火花。

    13日下午,郯城县委副书记、县长郑连胜,郯城一中校长陈光,郯城县红花乡黄沟崖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问友章等几位省人大代表,带着家乡的柳编工艺品来到了住地。

    这些柳编果品篮款式新颖,做工十分精致。记者把一粒瓜子放进去,怎么晃都漏不出来。难怪常建富代表一看见柳编果篮,就爱不释手地把玩起来。

    常建富代表说,从1993年开始,他们村的梯田全都种上了果树,苹果、大樱桃、桃子、板栗、甜柿子、大枣等果树漫山遍野。现在村里正在搞苹果采摘项目,正需要大量的柳编篮子。

    “大篮子盛苹果,小篮子也可以装樱桃啊。”郑连胜代表建议道,与一旁的烟台籍代表的观点不谋而合。

    “杞柳在烟台都是野生的,都让老百姓做饭烧了火,没想到还能编织成这样的小篮子,用来盛水果,既结实又美观,还生态环保!有机会一定到郯城去看看柳编工艺。”来自烟台的代表们说。

    ■资料链接:

    柳编是郯城的传统工艺,郯城县也因此获得“中国杞柳之乡”的称誉,是全国最大的杞柳生产和制作基地。

    柳编生产工艺始于元末明初,迄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如今柳编制品款式新颖,种类繁多,有10大系列4000多个品种,大到桌、椅、橱、柜,小到花篮、果品篮应有尽有,天然无雕饰,可谓低碳环保。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农民不花钱或少花钱住新房
郯城篮子“两会”奇遇
学前教育投入,要向农村基层倾斜
临沂称得上革命老区名片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