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洪光家里藏书近5000册,在他的家里,不见多豪华的装修,但收藏的名家字画,一摞摞的书,满满当当的几个书橱,让这个家散发出浓浓的书香。他认为,一杯清茶在旁、一本好书在手是最大享受,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美好体验。
读书如同菜根,越嚼越有味
傅洪光爱书到了不计成本的地步。他从小就喜欢读古书,尤其爱读四书五经。用他的话说,这些书如同菜根,越嚼越有味,而最让他着迷的是《易经》。虽然晦涩难懂,但他说,能钻进去,就会很有意思,在不断的研读中,他慢慢领悟到,《易经》不是迷信,而是一种哲学。
1994年,傅洪光无意间听一位周易爱好者提及《地理五决》一书,但此书市面上买不到,后经多方打听,傅洪光得知有一位从前教私塾的老先生家中藏有此书,但如何让这位老先生转让给自己,他着实费了一番心思。听说这位老人喜欢字画,于是他带着自己最珍贵的两幅字画来到老人家中,以此换得了这本《周易》古书。
傅洪光还曾三次登门求一本针灸典籍。傅洪光是一名外科大夫,平时所看的书里很多是各类医学著作,他平时最宝贝的是一本并不是十分有名的中医针灸典籍。在一次研讨会上,听人说起一本关于中医针灸的著作,在莒南县涝坡镇一位老中医手中尚存孤本,但老中医对此书也很珍爱,傅洪光三次登门,才得以将这本典藏完整复印了下来。
每夜读书三小时坚持了多年
傅洪光多年保持着夜读的习惯,每天都要读两至三个小时,读的书有医学专业的,也有书画鉴赏的,还有哲学方面的。夜深人静时,泡杯茶,捧本书,很快就能进入忘我境界。他说这是他一天中最享受的时光。
书的好处究竟有多少?傅洪光说因为有太多太多,他说不清楚,他只知道因为读书多,他的事业,他的婚姻,他的家庭全部受益。因为读书多,获得的知识多,懂得比别人多,他获得了很多尊重。在他看来,一个不识字的人不管是穿件多华丽的衣裳,一眼能知道他没多少文化,季羡林穿件再破旧的衣服,仍旧能看出来是大师。“让书熏出来的气质包装不出来。”
收藏的书是给儿子最大的财富
在傅洪光看来,能够永久留传的就是文化。“名和利都是过眼烟云,这些书里传承的文化是我最看中的。”傅洪光最高兴的是,他收藏的这些书,读四年级的儿子已经开始看了,平时遇到不明白的事,都会去书中翻找答案。在儿子眼里,他是个“去外地就知道买大摞书回来,回家就坐在书桌前”的爸爸,但儿子也在他的影响下,也很喜欢读书,养成了很好的读书习惯。傅洪光全家每年用于书刊的费用都在3000元以上,但他认为这是“最有效益的投资”。
现在的社会浮躁,如何让自己的心能静下来?当事业受阻,感情受挫,如何排遣坏情绪?傅洪光认为这都需要书。他建议所有的人都要多读书,少应酬。“结合现在创城,临沂大街小大街小巷都清扫干净,越来越漂亮了,但我觉得还要打扫人们的精神世界!让临沂人的素质得到大提升,就要倡导大家多读书!”
文/片记者 文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