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召旭 凌文秀
16日零时,城区为期120天的供暖期正式结束。记者走访城区多个小区了解到,市民对2011年至2012年的冬天集中供暖有很多期盼:自管站最好能收归供热企业直管、三方测温能更加完善……
呼声一>>
供热企业能否接手自管站
2010年11月8日,城区开始试供暖,供热企业的暖流均送到了各换热站,部分居民家中已暖和起来,但绝大多数小区居民家中依旧很冷。原因很简单,供热企业直管的换热站均已开闸送热,而小区物业管理的换热站不愿意浪费钱,直到15日正式供暖才开闸放水。
“像三里铺风景小区,试供暖时就热了,而我们小区直到正式供暖才热起来。”家住东昌府区公安局家属院的王先生说。整个供暖季,本报不断接到市民家中暖气不热的投诉,多是自管站“截流”暖气导致居民家不热。
2010年10月22日,本报刊登了《物业要与自管站“闹离婚”》,报道了将军苑小区物业因年年供热亏损,希望供热公司接管自管站。鼎舜花园、柳泉花园等小区物业工作人员表示,物业管理自管站很难,“没有专业人员管理,供暖效果不理想,与业主之间还常有摩擦。”许多物业公司希望供热公司能接手自管站。
2009年至2010年采暖季,按照规定本该于2010年3月16日零时停止供暖,可由于当时气温较低,城区又将供暖期免费延长了3天。除了供热企业直管的换热站延期供暖外,由物业管理的换热站多数选择在16日零点停暖。
一些物业公司解释说,自管站延期供暖需要自掏腰包,赔本的买卖没人愿意做。
部门回应>>
回收自管站疑问仍不少
昌润供热公司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市区有200多个自管站,公司直管的集中站仅有20多个。自管站一般都是小区物业购买供热企业的蒸汽,通过换热泵把蒸汽转换成热水供给居民。供热企业只按蒸汽流量收费,因此自管站供热能省就省。
供热负责人表示,供热企业和自管站是买卖关系,且自管站是独立的产权单位,供热企业根本没法监管。市供热办负责人也表示,自管站难以监管是个老大难,按照《山东省物业管理条例》,住宅小区内的供热应全部移交给供热企业,但聊城还没有具体的移交细则。
昌润供热公司供热负责人说,现有的自管站年久失修管网老化,如果收回,维修、更换资金从哪里来?每个自管站至少需要两个人管理,200多个自管站就需400多人,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400人只有冬天才有活干,采暖期一结束,他们可能会失业,这也是一大难题。”
另外,自管站收回后,由热企供暖入户,新建小区的设施配套费是否会增加?现有的自管站只要经营管理得当,多数会盈利,是否有人愿移交?这一系列疑问的答案仍不明确。
呼声二>>
三方测温真正实行
暖期结束,星光水晶城小区居民孙女士算了算,120天供暖期,有10天左右处于“停暖”状态,还有多天暖气温度不达标。
“我家在住宅楼的最边缘,供热效果比楼中用户差很多。”孙女士说,她曾反映暖气不热问题,但物业只是看看是不是暖气管道堵塞。“只要供暖管道循环正常,他们就说没问题。”
亚大怡景花园小区李先生表示,3月上旬,家里的暖气片就是凉的。“我们都是全额交取暖费,暖气不热,每户家庭一天就要损失几十元的暖气费,供热公司应该按天退费。”
李先生曾向供热办了解过,三方测温程序太复杂,测一天只能退一天的钱,如果不是供热企业的问题,测温费用还得用户自己掏,连续不热,业主就得天天测,“我们还得上班,不可能天天测温,如果退费还没测温费高,那三方测温也就成了一纸空谈。”
部门回应>>
测温办法执行有困难
供热办工作人员介绍,2005年聊城市制定《聊城市居民住宅供热室内温度测量规范》,但只适用于企业直供居民用热的情况,按能量、流量等方式结算的用户并不适用于该规范。不管是直供用户,还是有分散换热站的供热用户,接到暖气不热的投诉后,供热办首先要做的就是从中协调,让供暖正常起来。
供暖期间,供热办会安排工作人员入户测温,调查城区供暖情况。“入户测温使用红外线测温枪。”该工作人员说,但红外线测温枪测出来的温度并不是室内的空气温度,准确地说是墙体的温度。而按照《测温规范》规定,室内测温是不允许使用红外线测温枪的。
这也从侧面说明,多方测温办法执行起来困难,并不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