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4月10日讯(记者 孟敏 实习生 王金) 4月10日,记者走访济南市几家小型药店、连锁药店发现,在一些药店的货架上部分降价药玩起了“失踪”,有的限价药还变相“超限价”销售。
“只看价格,是比原来便宜了几块钱,算算一盒的价格,还比原来没调价的时候贵了一块多。”10日上午,张女士到新黄路周边的一家药店买药时发现,罗红霉素片的标价是4.5元。“这个价格是按每板4.5元销售,每盒两板,就是每盒9元。”工作人员介绍。药品限价后,价格反倒涨了,这让张女士感到有些不满。
据了解,这种罗红霉素片在国家发改委调价之列,每盒的最高限价是6.8元。记者去药店调查发现,不只这一种药品是按板在卖。根据国家发改委通知,自3月28日起,阿莫西林、罗红霉素等162个品种、近1300个剂型的药品进入了降价目录。当问及是否知道国家发改委下调药价的通知时,店员称自己这段时间没有去进货,并不知道调价之说。
在解放路、历山路、北园高架桥附近的几家药店里,一些价格便宜的药品消失了,如华南感冒通等感冒药已退出药店。“一元以下,甚至五元以下的药都很少看到了,治一个小感冒就要花二十多块钱。”前来买药的秦女士反映,以前5.9元一盒10包的感冒冲剂现在很难买到了。
记者在洪楼广场附近一家药店调查发现,在国家发改委调价之列的药品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种类繁多,每盒的价格在10.5元到24.2元之间。当记者表示想买这种药时,店员不小心从柜台下方拿出一盒蓝色盒装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又迅速放回去。当问及原因时,店员称那个比较贵,要34块多,而那盒药正是国家发改委最高限价为15.1元的5毫克×7片装的药品。
一家药店工作人员表示,下调药价以后,药店的经营也受到影响,在调价之前进的药品,现在卖价比进价还低,药房也损失不小。只有药品厂家先下调价格,这样的损失才能降到最低。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部分药品限价后“消失”,是因为一些药店嫌经销降价药利润太低不再进货,只进那些没进降价目录、药效相似但利润空间更大的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