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4月12日,苏联空军飞行员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搭乘“东方一号”宇宙飞船离开地球,成为人类史上进入宇宙空间俯瞰地球全貌的第一人。第65届联合国大会2011年4月7日通过决议,将每年的4月12日确定为国际载人航天日,以纪念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宇宙飞船首次飞入太空。50年后,故人追忆加加林,揭开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细节,讲述人类迈向太空第一步的台前幕后。
→准备 发射前三天才知道任务
一些数字是值得怀念的。
“东方一号”升空,距离人类第一次发射人造卫星仅4年。1957年11月,苏联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陪伴者1”号,迈出了探索太空的实质性一步。
登上“东方一号”载人密封舱的那一刻,加加林年仅27岁。
当年4月9日,也就是飞船发射前三天,加加林刚刚获悉自己是探索太空的确定人选。
当年4月12日5时30分,加加林起床后的心率测试显示为每分钟64跳,与他平时的心率相近。
进入载人密封舱前一刻,工作人员在加加林耳边轻声告诉他:“指令密码:125。”
点火发射那一刻,加加林心率增至每分钟150跳。
载人密封舱进入轨道后,绕地球一周,而后返回地球。从发射到着陆,历时仅108分钟。23天后,美国迈出载人航天第一步,但美国宇航员只在太空逗留15分钟。
→仓促 参与人员仍觉后怕
诸多数字表明,“东方一号”的发射是冷战时期太空竞赛的仓促产物。以今天的航天安全体系去衡量人类第一次太空之旅,结论不仅是仓促,更是冒险。至今,一些参与当年发射项目的工程人员仍觉后怕。
鲍里斯·切尔托克是“东方一号”设计师之一。他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以现代火箭标准去衡量,1961年4月的那次发射没有任何值得乐观之处。”
苏联当年没有即刻公开那一次飞行的诸多不顺:飞船尚未进入轨道,数据传输中断,地面控制中心与加加林一度失去联系;飞船天线等多处部件失灵;火箭与指令舱没有按计划分离……
最令地面人员担忧的是,当时没有人知道,人类在失重状态下会出现何种症状。一些科学家甚至直接警告,失重会致人疯癫,会使加加林行为过激,使他在意识不清的情况下操控飞船。
奥列格·伊万诺夫斯基曾参与“东方一号”的建造和发射。他回忆说:“那时,关于人类在零重力环境下可能出现的情形,有着各种各样的担忧。”
各种担忧,催生出“125”这个指令代码。加加林在操控飞船时每发出一个指令前都必须先输入指令代码,确认自己的清醒度。
事实证明,加加林始终保持清醒。
→惊险 发射前修好舱门
4月11日晚,加加林和候补宇航员格尔曼·蒂托夫早早地睡下了。12日拂晓5时30分起床后,加加林自测脉搏,每分钟64跳,与往常一样。
“东方一号”总设计谢尔盖·科罗廖夫亲自帮加加林着装,穿上重达90公斤的太空服,而后送他登舱。科罗廖夫一宿未眠,一脸疲惫。
加加林安慰他,“别担心,一切都会好的,谢尔盖”。
科罗廖夫视加加林为亲生儿子一样,而加加林也一直把科罗廖夫的照片搁在自己的钱包里。
加加林钻入载人密封舱前一刻,科罗廖夫拍了拍他的太空头罩,祝加加林好运。
几分钟后,回到控制中心的科罗廖夫发现,载人密封舱舱门遥控按钮出现故障。这意味着在密封舱返回地球时,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加加林可能无法自行打开舱门逃生。
随后的几十分钟,科罗廖夫与32名工作人员以近乎疯狂的速度维修舱门,拧走舱门全部32个螺丝,而后合上舱门,放行。就这样,“东方一号”完成了最后一刻的设计改装,比原设计少32枚螺丝。
抢修时,加加林坐在密封舱内,吹着口哨。返回地球后,加加林调侃科罗廖夫:“你当时真应该看看你自己紧张的模样,脸上都泛出金属光泽了。”
莫斯科时间4月12日上午9时07分,4.75吨的“东方一号”发射升空,伴随以加加林的一句大叫:“我出发了!”
那一刻,加加林的心率达到每分钟150跳。
→降落“外星人”从天而降
出发后的几个小时才是真正惊心动魄的开始。
发射几分钟后,地面控制中心一个信号灯亮起,显示火箭推进系统和分离系统出现故障。而后出现数秒钟的数据中断。9时12分,加加林与地面控制中心重新取得联系:“我看见地球了,它是如此美丽!”
10时零2分,苏联官方广播电台发布了发射成功的消息。
但就在加加林兴奋俯瞰地球之时,飞船的天线装置出现故障,致使飞船偏离预定轨道,“漂”向更高、更危险、最大高度为301公里一条轨道。
10时25分,飞船顺利返回地球大气层。
10时49分,加加林在海拔7000米高度弹射出密封舱。
10时55分,密封舱在降落伞帮助下坠落在苏联境内。
两分钟后,背着降落伞的加加林在距离密封舱3公里处的伏尔加河畔着陆。
最早发现加加林的是一名农妇和她的孙女。她俩亲眼看见一个穿着亮橙色奇异服装、戴着白色钢盔的“外星人”从天而降,惊慌失措进而仓惶落逃。
“嘿,你们往哪儿跑,我是自己人!”加加林喊道。
几分钟后,一架军用直升机将加加林接走。经由广播信号传递,整个苏联开始欢呼。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