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薪之下,用人企业难觅员工,大学生群体谋求理想的职位却不容易,“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的困局,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半个月,20个人还没招满
“现在的工人真是越来越搞不懂了,给的钱也不算少,管吃管住,怎么就是没人愿意来呢?”五一假期就要到了,市区一家餐饮店孙经理正忙着招员工,开出的待遇不错,应聘者却不多,孙先生担心将不得不面对服务员紧缺的尴尬场面。
其实,有苦恼困扰的不止孙经理一人。4月15日,临沂市区北外环小杏花工业园一家木业公司的姜经理也在为招工发愁,“招聘启事发出去半个多月了,但是20个招工名额还是没有招满。”
姜经理的公司现在正处于生产旺季,车间里的几条生产线亟需工人。“原来待遇不太好,工人们都不愿来,但是现在工资待遇提高了,还是招不到人。”姜经理说。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临沂不少自发形成的露天劳务市场,不少农民工却在等待雇主“上门”。
在市区金雀山路与通达路交会处,每天都有几百人在此找工作。“这里每天都会有人来找工作,不过现在很多人都不愿意去厂子打工,如果每天干完活就拿到钱,当日结算工资就让人踏实多了。”来自莒南县43岁的孙成告诉记者。
谈到用工荒,郯城县一家科技木业公司的经理褚太吉深有感触,“以前,企业招不到人才,大多因为不够正规。而现在,企业之所以留不住人,主要是待遇及保障方面存在问题。在一些用人单位中,有些工人的工资不能及时发放,导致工人不愿意到企业工作。”
大家都在忙着“考”工作
去年,沂南县的24岁的王露在济南一所高校毕业,毕业后,她的工作一直处于漂浮不定的状态。“毕业后,在济南一家企业做策划,工资一个月接近两千,干了三个月之后,辞职去了青岛,现在做兼职,收入还是在2000元左右。”
王露说,她是学的中文专业,一般的工作不愿意去,而考公务员、事业编没考上,只好随便找了个工作先干着,等着继续考公务员。今年,她又报了临沂的公务员,下周她打算回来准备考试。
和王露一样,今年考研失利的姚遥也选择了“考”工作,7月份就要毕业的她还没有去过一场招聘会,更没参加过一场面试。“考完教师资格证再考公务员,先考完再做打算。”姚遥说,父母完全同意她的选择,而对于以后干什么工作,她现在没有细打算,走一步看一步。
姚遥说,她所在的班里,除了考上研究生的同学,其他30多名同学全都报了公务员,甚至有考上研的同学也报了公务员。
用工需求与劳动力供给结构失衡
“‘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的局面,反映了农民工由于享受不到与城镇居民一样的公共服务,导致务工成本增高,不愿到大城市打工。也反映了以高校毕业生和新生代农民工为主体的青年劳动者的就业预期,与一些企业的薪酬待遇、劳动环境、用工方式不相适应。”一位临沂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这样对记者说。
据了解,当前部分地区、企业在招工中存在的结构性短缺现象,正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的一种具体表现,是经济回向好背景下,企业用工需求与劳动力供给结构失衡的一种反映,是多种因素相互叠加的结果。
临沂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认为,部分产业工人和外出转移就业农民工技能无法短期快速提高,失业调控的压力日益明显,职工分流安置任务更加艰巨,也给目前的职业教育培养方式和技能培训方式提出了新任务。针对大学生就业,出台了一系列帮扶力度大的措施办法,采取鼓励学生到农村、基层、中小企业,以及建立毕业生实习基地等方式,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本报记者 周广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