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4月18日讯(见习记者 王媛媛) 利津县盐窝镇小苟村农民张永胜经过多年钻研,发明棉杆收割粉碎机,并且获得国家专利。
45岁的张永胜平日肯动脑爱钻研,每次看到村民费力收割棉杆,老张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冲动,最终他决定自己动手制造棉杆收割机。对于仅有初中文化的老张来说,搞发明创造,困难程度可想而知。张永胜说:“不容易的一块就是技术和资金,好多问题难得我走投无路。”
张永胜的妻子王吉梅告诉记者,张永胜整天就琢磨这些事。不过,张永胜现在虽外债累累,可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付出终于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他研制的棉杆首个粉碎机最近获得了国家专利,具备了批量生产的先决条件。“咱这个机械的好处就是投资小、效益高,节省了人工,节省了步骤,一个小时能铡(粉碎)四五亩地。”张永胜说。
据了解,棉杆不经粉碎运到厂家,每斤的收购价只有几分钱,经粉碎后再送到厂家的收购价格每斤则是一毛多钱,仅此一项棉农每亩棉花就可增加收入八十到一百元。“下一步的计划,就是大力生产投放市场,让全县的老百姓都用上这种机器,去赚大钱。”张永胜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