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英国的华人们
  • 2011年04月25日 作者:
  • 【PDF版】

    徐宏力,博士,教授,青岛大学副校长,青岛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从事美学与国学研究。

    英国华人主要分为三部分,最早的来自香港,新界农民居多,上世纪60年代生活艰辛,他们靠殖民地之便跑到英国,主要以经营餐馆为生。聚在一起容易引起过度竞争,于是就均衡地散开,深入到了英伦三岛各地。第二部分人是改革开放以后去的内地留学生,而且越来越多,有一年,利物浦大学的MBA班是清一色的中国内地青年,有些人毕业后沉在国外,成了心满意足的白领。第三部分是苦主,多是福建广东的偷渡客,语言不通,没有文化,没有身份,境遇好的不多,不但饱受盘剥,有的缺德老板甚至盗用其名义生产药粉(毒品),受害者进了监狱还不知道自己法犯哪条,骗子与傻子凑成的边缘小社会,黑着呢。

    曼彻斯特的“华人之家”是慈善机构,家长黄女士说,她以后要写本书,说说那些悲惨的故事,让想发财的中国人不要到英国来,国内的弱势群体在国外更弱势。她麾下的律师帮助过很多无助的底层百姓,替他们打官司、当翻译、找工作。英国华校大多租用别人的场地,而“华人之家”有独立校舍,里面隔出许多小房间,坐满了学生与老师,有不少白人也挤在中间,条件虽然简陋,黄女士却有主人感觉,在忙乱中显得很是得意,讲着未来的伟大构想,滔滔不绝。

    利物浦的华声中文学校也有自己的房产,大家集资买下来个废弃仓库,非常破旧,桌椅的规格都不一样,待客的茶杯款式很杂,显然是拼凑起来的,墙角堆放着不少凳子,中餐馆重新装修时淘汰了这些旧货,如今成了学校的存货。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主人带我们参观时,很有几分白手起家者的自豪感。而我心生酸楚,中国许多贫困地区的小学都比这里的条件好,在祖国教书,背后有强大的政府,英国华教的艰辛我来前绝没想到,对如此的担当与坚守不禁肃然起敬。自强不息、刚健有为是中国文化风骨,他们身处异国他乡,本色尚在,因而文脉不朽。

    在伯明翰,来接站的中文学校校长是80岁的冯老太,孙子都有了儿子,四世同堂。她亲自驾车送我们去住处,在中国,这个岁数的人恐怕只能坐车了。她前天赶了三小时路到曼彻斯特听我们讲课。在英国生活了几十年,后代都落在海外,回国定居绝无可能,只能在汉语中寻找家园感觉了。归去来兮,心结不散。胡老师在席间唱了两首民歌,老太太格外激动,眼睛里闪着泪花,拉着我们照相,分别时再三叮嘱,不要忘了她这个伯明翰的老婆婆,自己年事已高,说再见是礼节,恐怕不能再见了。

    海外华文教育是根的教育,维持运转靠侨领牵头、侨胞出力,许多家长是志愿者,半员工、半陪读,不拿薪水。来前听说这里的教师水平低,家庭妇女多,来后发现信息有误,他们中很多人受过高等教育,甚至还有博士。在现代社会,家庭妇女的另一称谓是全职太太,有了汉教身份,做太太也不应该算全职的。原来华校主要教繁体字与粤语,现在简体字与普通话成了主流,中国内地的影响力强劲,超越了中国香港与台湾,内地留学生自然成了华教骨干。

    英国华人孩子学中文,有些是“被学习”的角色。他们有个特别的缩写———BBC(British Birth Chinese,与“英国广播公司”的缩写相同),自认为是英国人,没必要学汉语。一位家长为了调整儿子心态,将他领到马路上,让过往行人猜其国籍,有的说是日本小孩,但大都认定他是中国人。生就为华人就是一辈子的事,头发可以染黄,隐形眼镜也可以把眼睛变蓝,但一看面相,依然是外来户。我给家长们出了个主意,让孩子去问问华校中的白人学生,他们为什么学汉语?教育投入是机会成本,主流社会对中国的明天越来越有信心,许多当地中学都开设了汉语课程,政府将其纳入升学考试序列。华人有着得天独厚的家庭语言环境,我们有什么理由忽视这一优势呢?

    华侨最爱国,自己批评国家的缺点可以,有时甚至很激烈,但别人不行,谁说跟谁急。一位女侨的老公是英国人,一说中国的毛病,她就揪对方的大鼻子以示惩罚。这位女士对国家地位很敏感,告诉我,BBC在报道二十国峰会时,第一架飞机是奥巴马的,第二架就是胡锦涛的,特提气。离开青岛那天,我们这些乘客在飞机上等了一个小时,大家都不耐烦了,乘务员解释说部队在搞军事演习,空中管制。一听这话,大家就安静下来,一方面怕被导弹导下来,另一方面觉得中国军队应该抖抖威风,别人在我们家门口搞联合军演,我们在自己家里搞还有什么说的?枪杆子硬,腰杆子就硬。国家强了什么都好说,弱了说什么都等于没说,连话语权都没有,还能干什么?有港人讲,当年到英国来,是因为英国机会多,现在反过来了,是香港的机会多,背靠内地,有发展纵深。回归时,中央说50年不变,现在港人自己就变了,什么事都等中央政策,背靠大树好乘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英国的华人们
习惯力量与内省意识
一脸虞美人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