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也许有人不会相信,我平生写的第一封信就是寄给季羡林先生的,而收到的第一封信也是季羡林先生寄来的。
□马景瑞 写信,寄信,拆信,读信,曾是我过去若干年内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可随着电话、手机、电脑的日益普及,书信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难得一见了。聊以自慰的是,前些年师友寄来的信札我至今珍藏着。每当闲暇时翻看这些旧信,便勾起一段段美好而亲切的回忆。
说来也许有人不会相信,我平生写的第一封信就是寄给季羡林先生的,而收到的第一封信也是季羡林先生寄来的。因为是同乡同村,我从小时候就不断听村里老人讲起季羡林,说他聪明好学,考上了清华大学,后来还到外国“留过洋”。从此,我十分仰慕季羡林,脑海里也时常勾画着他的形象。1956年初秋的一天下午,我在学校阅览室里翻阅报刊,惊喜地发现《中国青年》月刊上有一篇署名“北京大学东语系主任季羡林”的文章《大学的青春》,便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给先生写了一封信。当时信里写了些什么内容,现在记不清楚了,只记得发出信以后的几天里,总是惴惴不安,担心一位“北京大学东语系主任”不会给一个初中学生贸然写信回复。想不到,很短的时间就收到了先生的回信。我心中那一份欣喜真是不可名状。
学生时代,我给先生写了多少封信,记不准确了,大概总有七八封吧,只记得先生几乎是每信必复。一位大名鼎鼎的学者,如此平易近人,如此关爱年轻人,这让我非常感动、非常感激,内心深处更加敬重先生了。可惜这期间先生的来信都找不到了。现在想来追悔莫及!
我珍藏的季先生的来信,最早的一封是1974年元旦写来的,最晚的一封是2002年寄给我的,数一数,已有18封之多了。这些来信的内容,或解答我请教的问题,或回复我请托的事情,或打听一些家乡的情况,或责成我过问一下家乡的有关事宜,言简意赅,言近旨远。山东大学蔡德贵教授去年已将这些信件编辑在《季羡林书信集》一书中。
多年来,每次看季老的来信,欣赏着他那清丽秀美的字迹,琢磨着他那平实而富有深意的话语,想象着他在百忙之中给我这个小老乡伏案写信的情景,便感受到他人格的魅力,从中得到教诲,受到鞭策。几十年来,我虽然碌碌无大作为,但自觉是尽心尽力、尽职尽责的,而且时常自警自省,不敢忘记自己是季老的老乡和朋友,生怕有什么过错,影响季老的声誉。时间过得真快,到今年7月9日,季老辞世就两年了。今天重读他的来信,顿觉手泽犹存,音容宛在,一种温暖亲切之感倏然涌上心头。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我在山东师院中文系读书时,与诗歌评论家冯中一老师、报告文学研究专家王荣纲老师相处融洽,交情深厚。毕业回到家乡一所中学教书,两位老师一如既往地记挂着我,关心着我。1978年1月15日冯老师来信说:“记得1971年我们搬迁到聊城时,不断听到你的情况,知教学与写作成绩显著,就心中窃喜。以后部分师生去临清实习,从他们口中听到不少对你的赞扬,就又增加了外人不得而知的欣慰和自得之感。因过去我们有一段热诚相处的同志和学友关系……”读着这些极富感情的字句,一种知己之感油然而生,并深受鼓舞。1980年3月23日的来信,冯老师又意味深长地写道:“近来颇感年不老而气已衰,诸事力不从心,更殷切地希望看到你们这一伙‘丽日中天’的优秀骨干力量,快快成长,多多贡献,以宽慰我这‘拭目以待’的心情。”这些话一直激励着我勤苦学习,努力工作,不敢有一丝一毫懈怠。如今冯老师病逝已有十多年了,可重温这些旧信,他的音容笑貌依然如在目前,他那诲人不倦的师德依然让我动心动容。
王荣纲老师曾对我寄予厚望。他调任烟台师院院长后,与我相距千里之远,见面很难了,就不断来信督促我“搞点学问”,“搞点创作”。1995年8月4日的来信,他明确提出要我写一本季羡林传记,并强调说:“这样的工作您是可以做好的。如果您不做,也太对不起季老先生了。”王老师专就此事先后写来了七封情真意切的信,还特别嘱咐:“要用您的心、您的血去写,要用您的激情去写!我在等待着您的佳音!”我被深深地打动了。退休以后,我根据与季老多年交往的所历所见所闻,写作了一本《我所知道的季羡林先生》(此书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印行)。王老师的几番叮咛,多年的关心和教诲,总算有了一点结果。拿到样书,我想到应该首先邮寄他一本,可往哪儿寄呢?王老师已因心脏病猝然谢世了。面对我的小书和他的一封封来信,我泪眼模糊,悲从中来。
回想人生之路,是师友的来信给了我做人的启示和教育。重温师友的来信,又激起我对鱼雁往返的热切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