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红杰 吕增霞
北塔奶牛小区负责人赵志刚认为,“奶牛场的发展趋势是向着规模化、大型化方向发展。大的牧场会良性发展,越发展越大;小的牧场会恶性循环,面临的境况越来越差。小奶场的命运只有两个,要么被大的奶牛场兼并,要么在这次变革中被淘汰。”
赵志刚表示,一个农户养20头奶牛,就要投入20多万元,规模化根本实现不了。国家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希望在细节上能为散户和小奶牛场指一条出路。
东营市畜牧局生产科科长薄宏斌认为,乳业整顿的过程是行业自律的过程,也是提高的过程,散养户受影响较大,但更应视这次危机为一个机遇,建议散户从村庄搬出去,小牧场进入大牧场,向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东营市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已有77处,其中,1处万头奶牛场已建成投产,另外3处正在建设中。”薄宏斌说,目前东营全市配套建设标准化挤奶厅76处,建成符合条件的奶站46个,日收奶量为500吨左右。“规模化程度高、科技装备强,带来的是奶质好、产量高,全市平均每头奶牛年产鲜奶6.3万吨,居全省首位。所以,这是发展的方向。”
山东省畜牧协会奶业分会秘书长张志民表示,“目前乳品企业的开工率大概为40%。开工率不足,从根本上说是市场销售问题,消费上不去,乳业的发展后劲就不足。中国奶协有个统计数据,2006年,我国城市人均购买鲜奶18.2公斤,但2009年,这个数字下降到14公斤多一点。这说明消费者信心不足。消费是促进生产的源动力,此次整顿正是要抓质量,提升消费信心,这也是解决奶源困局的根本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