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解码港城食品安全⑦烟台大学副教授贺君——
我们生活离不开食品添加剂
  • 2011年05月20日 作者:
  • 【PDF版】

    烟台大学生命科学院副教授贺君。

    酱油醋也是食品添加剂。

    文/片 见习记者 靳松 熊戈措 实习生 黄浦

    “苏丹红”、“瘦肉精”、“毒豆芽”,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到超市一看,几乎所有食品的配料表上,都标明含有某某添加剂。于是,很多人认为,这些东西也不能吃了,既疑惑,又恐慌,究竟还有什么食物可以放心吃?一时间,人们视食品添加剂为大敌。 

    而在烟台大学生命科学院副教授贺君看来,近期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多是非食品添加剂所致,真正的食品添加剂是在为非食品添加剂背黑锅,科学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才有助于解决当前的食品安全问题。

    >>苏丹红、瘦肉精都不是食品添加剂

    “很多学生都问我,现在报道了这么多东西都含有食品添加剂,我们还能吃什么?”19日,烟台大学生命科学院副教授贺君告诉记者,“这其实是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读。” 

    今年47岁的贺君副教授从1988年开始做“食品分析”,1995年开始关注食品安全问题。2003年起,开始在学校面向学生普及食品安全的知识。  ?“近期出现的一系列‘毒’食品,基本都是非法添加其它化学物质,而不是添加食品添加剂所致。”

    贺君解释说,比如双汇火腿肠里添加的瘦肉精,它是一种动物用药的统称,能够促进瘦肉生长、抑制动物脂肪生长,其中的一类盐酸克伦特罗,人如果食用后,容易造成神经系统问题,但它不属于食品添加剂。   “为了让豆芽快速成熟,人为添加尿素,这就是俗称的毒豆芽,但尿素也不是食品添加剂。”

    据介绍,苏丹红是一种化学染色剂,它对人体的肝肾器官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一些不法企业将玉米等植物粉末用苏丹红染色后,混在辣椒粉中,以降低成本牟取利益。熟肉制品中添加的俗称“金黄粉”的酸性橙、白砂糖、蜜饯、银耳中的工业硫磺、海参、鱿鱼等干水产品中工业用甲醛、工业用火碱,对人体的危害挺大,但也都不是食品添加剂。 ?“把一切问题都算到食品添加剂身上,是不公平的。这也很容易引起公众误解,因为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食品添加剂。”贺君说。

    >>酱油、醋、盐都是食品添加剂

    据了解,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等。

    贺君对记者说,食品添加剂是有着严格定义的。它是指用于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的一类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酱油、醋、盐就是食品添加剂中的咸味剂;烹饪时,用的花椒、丁香、大料等,是食品添加剂中的香料。”

    “另外、面点月饼中有乳化剂、糕点中有膨松剂、水分保持剂和增稠剂、面条饺子皮里有面粉处理剂、果味饮料中的香精香料和色素、柚子茶中的柠檬酸、大部分食品里的防腐剂等,都是食品添加剂。可以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食品添加剂。”

    大规模的现代食品工业是建立在食品添加剂基础之上。消费者对食物的外观、口感、方便性、保存时间等方面提出苛刻要求,按照家庭方式去生产,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不加入食品添加剂,大部分食品都会难看、难吃、难以保存,或价格高昂,消费者无法接受。贺君说,对于加工食品,如果没有食品添加剂,比如说防腐剂,很难想象食品能有足够的时间运输和出售,也很难想象消费者能够吃到放心的食品。

    >>“没有垃圾食品,只有垃圾吃法”

    “食品添加剂,实际上并不可怕。我们需要关注的,不是该不该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问题,而是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是否恰当,食品添加剂名单是否能即时更新。” 

    贺君解释说,食品添加剂所存在的,主要是一个过量的问题。 

    据介绍,按照规定,食品添加剂都是对动物做完试验后,按照动物最大无作用剂量,再缩小100倍,成为人类使用的标准。如果正常人服用的食物里,食品添加剂是规定的剂量,一般是不会有问题的。  此外,有些食品添加剂如山梨酸钾是可以参与支持人体代谢,然后排出体外;大部分食品添加剂可以经过分解、吸附等过程排出,只要不是长期大剂量食用,不会造成对健康的危害。   因此,从消费者的角度上来看,要求大家在生活中,不能吃单一的食品,否则就容易造成食品添加剂过量。贺君把其形容为,“没有垃圾食品,只有垃圾吃法”。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解决食品安全危机需要各界人士努力
我们生活离不开食品添加剂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