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教育公平,能否温暖到这些孩子
  • 2011年05月20日 作者:
  • 【PDF版】

    □刘铭

    阳谷县焦海小学是一所建于1948年的公办学校,但现在学校只有三个班级,老师、学生加在一起还不足百人。学生没有像样的课桌椅,有的还坐着马扎,教师屋顶还漏雨,院子长满荒草,更没有一个供孩子玩耍锻炼的操场。(齐鲁晚报《今日聊城》C5版)

    教育公平是最重要的社会公平。在今年4月30日召开的全市教育工作会上,曾提出要推进教育公平,切实确保教育的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评价公平,保障每个孩子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而对于残疾儿童少年、农村留守儿童、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等,更是提到要让他们得到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

    显然,保证教育公平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应侧重落实和改善。但阳谷县焦海小学展现在大家面前的,却是一个条件如此简陋的学校,而且已经有年头了,虽然焦海距离县城只有5公里。孩子们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上学,实在令人心酸。

    作为该校一名新来的校长,从学生家“借”来桌椅上课,肯定不是他所愿意的。就在这样一个学校内,竟然还被一单位占去了半亩地,要盖房子。校长也开出了条件,而且不只一个,只要给学校修好教室、修好路、修好危墙和厕所、换上新桌椅,他就答应盖房子。但这位校长也坦言,“实在太困难了”。

    近年来,教育部门在教育资源整合上动作频频,但学校间的差距依旧明显。这里边,既有硬件设施的差异,更有师资力量与教育环境的差距。现在谈合理分配教育资源与扶植薄弱学校,大多尚停留在补充硬件设施阶段。何况,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地方政府更愿把财力、教育部门更愿把优秀师资向名校倾斜。

    由于校际差异,形成了薄弱学校缺生源,优质学校爆棚的局面。对此,学校有私心,但主管部门不能有私心,在教育设施、资源分配等问题上要一碗水端平。公共资源配置失衡,教育公平便无处安身。如果热衷名校建设、忽略薄弱学校发展,那么教育公平到底还能温暖到这些乡村孩子吗?不知道真正的教育公平还能“潜伏”多长时间。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绿化带里全是宠物粪便
生活垃圾成堆咋就没人管
刷上涂料满屋酸臭
锵锵三人行 第5期
教育公平,能否温暖到这些孩子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