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开通十几天的京沪高铁,却在三天之内发生了两次晚点事故,民众的目光再次聚集到了它的身上,质疑声、讨论声不断。其实,在京沪高铁运行初期,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并不完全是件坏事。毕竟作为新兴事物,我们允许它犯一些在接受范围内的小错误,可以让人们迅速改正,避免日后出现类似的错误。
但同时,在相继出现的这两次晚点事故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高铁在将运行速度提上另一个高度的同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也应该“提速”。12日下午,在高铁泰安站候车室内,笔者看到由于等待时间过长,不少乘客的情绪有些激动,经常出现几个人围在工作人员面前问个不停的情况。反观车站工作人员这一方,除了劝乘客耐心的等待外,并没有及时解释故障原因和列车重新开行的具体时间。仅仅依靠广播里反复播放的“因列车晚点给乘客带来的不便表示歉意”的信息,并不能让乘客的情绪真的安定下来。
其实,除了部分急着赶时间的乘客,大部分乘客还是能接受高铁晚点的,他们真正不能接受的是不能及时、准确地获知信息。就像12日的电网故障,乘客们在询问列车什么时候能够到达之外,问的最多的就是“到底出现了什么故障”。作为一名选择了高铁出行这项服务的乘客来说,这是他们应有“知情权”的一部分。或许知道故障原因并不能改变高铁晚点的事实,但是至少可以让乘客们心里有底,能够了解问题的严重程度,同时还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做出是要继续等下去还是要更换出行方式的决定。
当然,比起7月10日电网因遭受雷击断电时列车工作人员的反应,12日出现故障时工作人员的应对表现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这是值得肯定的一方面。但是,被寄予厚望的高铁工作人员应该向民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自身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毕竟,贴地飞行的速度配上优质高档的服务,才是让民众真正满意的高铁。
本报记者刘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