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音乐家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35岁便英年早逝,关于他的死因一直众说纷纭,迷雾重重。最近,在林林总总的死因里,又有了一个新的说法———他死于黑暗。
多年来,医生们一次又一次地琢磨莫扎特之死。这位十八世纪最著名最多产的作曲家为什么会在35岁的盛年倒下?搞笑诺贝尔奖的发起人马克·亚伯拉罕近日在英国《卫报》发文探讨莫扎特的离奇死因。他指出,莫扎特的死可能是由于缺乏日照。
研究者们阐述的原理很简单:当暴露在阳光底下时,我们的皮肤会自动生成维生素D。莫扎特在最后的日子里,作息几乎和吸血鬼一样,是个十足的夜猫子,这导致了他体内的维生素D水平偏低。当时的莫扎特又无法通过摄食维生素补品来补充身体所需的维生素D。这不能怪他,直到上世纪20年代,人们才意识到阳光、维生素D和健康的关系,维生素保健品则是又过了很多年才在莫扎特的故乡上市出售。
专家解释说:“莫扎特的创作一般都在夜间进行,因此他白天大部分时间应该都在睡眠。位于北纬48度的维也纳,一年中大概有6个月无法从阳光紫外线B的辐射中获得维生素D。于是,1791年12月5日,经历了两三个月缺乏维生素D的严冬后,莫扎特走向了生命的尽头。” 多年来,莫扎特死因一直众说纷纭。彼得·谢弗1969年的剧作《莫扎特传》中就描绘了莫扎特被另一个作曲家陷害的情节。其他研究则试图从莫扎特古怪的日常行为中挖掘出一些生物医学方面的原因。1999年,他在一篇论文中进一步阐述,提到了一个概念———“合并链球菌感染的儿童自体免疫神经精神异常”,简称“熊猫症”,所以这篇论文的标题是:“熊猫症和莫扎特人格特征有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