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救命招数,“脑”中应常备
———急救专家解读《老年人跌倒干预手册》
  • 2011年09月19日 作者:
  • 【PDF版】

    资料片

    本报记者 孔雨童 本报通讯员 王婧

    老年人跌倒后六种急救措施

    A.有外伤、出血,立即止血、包扎。

    于卫:如果外伤是在胳膊或腿上,应当将止血带扎在胳膊(或腿)的中上1/3处,因为一般情况下血液是从上臂流向前臂,这样可以让血液暂缓流动。

    止血带的选择上,最好是使用有弹力的带子,日常生活中可以选择血压计的带子或其他的布带代替。但应注意的是,止血带扎上之后每隔一小时放松三五分钟。

    如果有东西插入体内,应当用一个碗或碗型的器具扣在插入体内的东西上,防止这个器物被触碰造成二次损伤。普通的伤口可以盖上纱布后加压包扎。

    B.有扭伤及肌肉拉伤时,要使受伤处制动,可以冷敷减轻疼痛,在承托受伤部位的同时可用绷带结扎紧。

    于卫:这里制动的意思就是“不活动”,扭伤拉伤后再活动会加剧水肿。冷敷的时候,如果没有冰块可以用雪糕或冰矿泉水,但注意一定要在冰敷物上包上毛巾或布,防止冻伤。

    C.骨折或疑为骨折时,要避免移动伤者或伤肢,对伤肢加以固定与承托(有出血者要先止血后固定),使伤员在运送过程中不因搬运、颠簸而使断骨刺伤血管、神经,避免额外损伤,加重病情。

    于卫:注意不要移动骨折的伤者,尤其是不要触碰受伤的肢体。需要运送时,可用担架,没有担架时可用门板转移。

    D.有呕吐,将头偏向一侧,并清理口、鼻腔呕吐物,保证呼吸通畅。

    于卫:伤者出现呕吐时,应当把他(她)的头部偏向一侧,这是让呕吐物能流出,防止堵塞气道。清理伤者口、鼻腔时,可以用手缠上纱布,然后伸进伤者口中,把呕吐物清出来。

    E.有抽搐,移至平整软地面或身体下垫软物,防止碰、擦伤,必要时牙间垫较硬物,防止舌咬伤,不要硬掰抽搐肢体,防止肌肉、骨骼损伤。

    于卫:患癫痫、心脏病或心脏骤停的情况下都会出现抽搐。这时,要防止病人咬伤舌头,可以用纱布绕在小木棒上,然后将前端伸入病人口中咬住,注意处理的时候不要戳伤病人的嘴舌。

    F.如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口对口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如需搬动,保证平稳,尽量平卧。

    于卫:由于胸外心脏按压的效果更好,加之口对口人工呼吸涉及到伦理、卫生等问题,在市民的日常急救中不太提倡使用了。建议大家学会胸外心脏按压的正确方法:

    按压的位置在胸骨中下1/3的交界,或是两乳连线跟胸骨交界的位置。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左手五指穿过右手指缝扣住,用右手的掌根发力。注意左手扣住右手,垫在下面,这是为了不让右手手指接触胸骨。

    按压的时候右臂垂直,所用的力量垂直向下。次数每分钟100次以上,至少按压1分钟。通过胸骨挤压心脏,可以产生血压,促进血压循环心脏运动。

    今年8月,发生在江苏的大巴司机殷红彬扶起跌倒老人后被指为肇事者的事件,让“老年人跌倒后如何处理”再次成为热门话题。随后,国家卫生部发布《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对老年人跌倒成因、跌倒后的救护手段进提出指导。

    救人被讹,这是一场需要全社会力量关注和消解的道德危机。但是,老人跌倒后临时救治的那些方法却是我们今天关注的主题。

    “在欧美和日本,很多的急救知识从小学就出现在课本里,这使得很多国家的公民存在急救技能,无论是亲人还是陌生人面临危境,都能伸手相助。”

    本期我们邀请了烟台毓璜顶医院急诊科副主任于卫对《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中老人跌倒后如何进行救护和自我救护的部分进行了解读。

    老年人跌倒后自己如何起身

    A.如果是背部先着地,应弯曲双腿,挪动臀部到放有毯子或垫子的椅子或床铺旁,然后使自己较舒适地平躺,盖好毯子,保持体温,如可能要向他人寻求帮助。

    于卫:这应当说的是室内发生的情况。人受伤后如果长时间不动会造成体温下降,而体温一旦下降就会意识模糊甚至体内器官运行都会出现问题。因此,老人跌倒后如果无外人在场,先弯曲双腿,挪动并寻找到毯子或衣物,先保持体温,然后向别人求助。

    B.休息片刻,等体力准备充分后,尽力使自己向椅子的方向翻转身体,使自己变成俯卧位。

    于卫:俯卧更有利于手部用力,寻求自救。

    C.双手支撑地面,抬起臀部,弯曲膝关节,然后尽力使自己面向椅子跪立,双手扶住椅面。

    D.以椅子为支撑,尽力站起来。

    于卫:老人跌倒后,应寻找有力的支撑物,辅助自己站起来。

    E.休息片刻,部分恢复体力后,打电话寻求帮助———最重要的就是报告自己跌倒了。

    于卫:在此也提醒老人,要对自己的病情伤情有一个了解,在身体状态可接受的情况下选择起身,如果起身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就尽量不要动了。

    相关链接

    老年人摔倒总是令人忧心。老年人在户外和家中摔跤的原因各不相同,“对症治疗”才能真正防摔。

    调查发现室内跌倒多发生在女性身上,她们的特点是:年龄偏大、不爱运动、残疾、认知能力较差、吃药较多以及身体状况较差。而户外则以男性为主,他们大多年龄偏小、体力活动较多、教育程度高、身体状况居于平均水平或者更好。

    一般来说,室内摔跤造成的重伤次数略高于室外。因此,更多时候,人们都把如何预防摔倒的注意力放在了室内。家居装饰和家具摆放是首先要调整的:减少家中过多的陈设、杂物;将家具的尖角包起来;加高床,使其高度达到膝盖骨稍上方;桌子应比年轻人用的稍低,以70—75厘米为宜;地板加防滑处理,卫生间安装扶手。老人室内穿的鞋不宜过大,衣裤不宜过长。此外,还要多运动,有意识地提高身体平衡力,定期做好体检,检查视力以及排除药物的副作用,也能减少跌倒的发生几率。

    老年人跌倒的地点,其实有一半在户外。因此,专家提醒,老人在户外时要格外注意,比如,尽量在平整的人行路上行走,少到人群集中的地方,靠近马路牙子时应该注意;天晚的时候,尽量不外出,或者不去路况不熟悉的地方,出行应随身携带小手电并尽量有家人陪同;雨天尽量少出门,即使外出也应该穿防滑的鞋,尽量走平整的道路,避免摔伤。在外面坐了一会儿,起立后最好先站30秒再走。一旦跌倒,不要急着起来,因为发生骨折的话,匆忙扶起会加重损伤。除此之外,老人和家人都要掌握一些摔伤的急救知识以备不时之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健康速览
救命招数,“脑”中应常备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