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端鼓6代传人杨成兴:
民间技艺有望发扬传承
  • 2011年09月28日 作者:
  • 【PDF版】

    表演结束后回到台下,端鼓演员杨成兴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这是他第一次登上这么大的舞台,拿着手里的端鼓,他高举着说:“感觉端鼓这项传统民间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又走出去了一步。”

    杨成兴手里拿的端鼓是他老爷爷用过的,传到了他手里,到现在已经有120多年的历史,鼓架上的羊皮被敲成深浅不一的颜色。“端鼓的做法很有讲究。”杨成兴说,用铁丝做成一个圆环,把羊皮用80度左右的热水煮开后放在太阳底下晒干,再用水泡成手巾一样柔软,然后用细小的铁丝固定在圆圈上,晒干后就成了端鼓。端鼓手柄的形状是一个圆环,上面有9个小环,敲鼓时产生悦耳的声响。

    作为杨家端鼓的第6代传人,杨成兴希望能把这项传统技艺发扬发大。“我从6岁就跟着父亲学习端鼓,12岁就开始登台,一般是在乡村里演出。”杨成兴说,目前他成立了微山县爱湖杨氏端鼓腔剧团,从2005年以后,他们去外地演出的机会逐渐增多。今年5月份,端鼓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杨家兴对传承这门文化和技术有了更大的信心。

    端鼓与其它乐器最大的不同是没有教材,所有鼓点与乐谱都是口口相传,而做为老师的他,对学生也是口传心授。“8种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台演出,差别那么大,没想到在同一个台上有这么好的效果。”杨成兴说,这也是儒家思想所提出的“和而且同”的体现吧,希望通过孔子文化节能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民乐发扬光大。

    本报记者 范少伟 杨帆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间技艺有望发扬传承
《大哉孔子》背后的故事
杏坛剧场上演《大哉孔子》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