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外人才引进,博士占大半
39人获初审,自带项目创业型人才增多
  • 2011年09月28日 作者:
  • 【PDF版】

    图为郑鸿亮(右)正在山推公司推土机总装车间调研品质管控流程。记者 王海龙 摄

    本报记者 王海龙 通讯员 杨微丽

    从4月份开始,济宁市开始组织今年的海外人才引进“511”计划报名工作,截止到目前,集中报名已经告一段落,共有39名创新创业人才通过网络申报并初审通过。其中博士占到一半以上,这些人才都拥有丰富的海外工作经历,了解和掌握着各自学科国际上的最新进展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39人获初审博士居多

    郝延磊是此次申报海外人才引进“511”计划的一名留美博士,他今年被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引进担任神经内科主任。郝延磊自2000年在解放军总医院博士毕业后,他先后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做博士后研究、约翰霍普金斯等美国一流大学做访问学者,从事神经科的临床和研究,掌握着国际上神经内科发展最前沿的动态。而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就是希望通过引进这样的高端人才,在较短的时间内将附院神经内科建成国内一流的国家级重点科室。 

    在初审通过的39名创新创业人才中,博士有21位,占全体申报人数的54%,其余的基本上是硕士研究生。许多申报人都在国际著名的学术会议、学术杂志里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并拥有国际领先的专利技术,拥有丰富的海外工作经历,了解和掌握着各自学科国际上的最新进展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自带项目来创业人才增多

    济宁市人才工作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511”创业人才的申报还出现一个新现象,不少有项目、有资金的海外人才了解到济宁的政策环境后,通过各种渠道与他们联系,希望把项目落在济宁。

    鲁南工研院引进的分析化学博士侯士峰先生自2000年底赴美,在康涅狄格和佛罗里达大学作访问学者和博士后期间,一直从事纳米材料应用开发研究,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在世界上首次利用DNA制造出可控制释放基因的纳米管,开辟了基因治疗研究新领域,目前主要从事石墨烯、碳纳米材料的开发及存在环境。现在,侯士峰正依托鲁南工研院成立济宁市碳纳米材料研究中心,同时已创立自己的公司。 

    此次海外人才“511”计划引进申报过程,13名创业人才中,有7名准备将项目留在济宁发展。主要涉及生物医药、材料科学、电子信息技术等行业,有许多都是在国内、甚至国际同行业处于领先水平的项目。

    如留新博士白怀特申报的大型畜牧元代新品种的引入和生物繁殖育种技术项目;留新博士辛西娅申报的生物环保除虫气体及数控喷器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留瑞博士周春芳申报的纳米孔二氧化硅材料项目;留美硕士李竤侃申报的银离子灭菌材料产业化项目等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基层医疗机构核编定岗
济宁新增9家院士工作站
济宁已引进21名海外高层次人才
海外人才引进,博士占大半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