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保护青岛教育界的“城市记忆”
  • 2011年10月10日 作者:
  • 【PDF版】

    “城市记忆”是一座城市文化底蕴的载体。青岛的“城市记忆”真不少,相关单位的保护措施也很到位。从道教宫庵、古寺宝塔到天主教堂,从山水名胜到海滨栈桥,从名人故居到欧式建筑,都保护得很好。

    青岛的教育事业发展较早,但是这方面的“城市记忆”并不太多。在历史上,中学有青岛市立中学(一中前身)、女子中学(二中前身)、礼贤中学(现九中);中专有青岛师范、青岛商校和卫校。现在除了九中还在原址,其它几所老校都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换了校址,多少有些遗憾。

    现在要说的是地处李村的青岛师范学校,建校八十多年,可谓青岛老校了。该校培养出的教师遍布青岛各所中小学,也培养出省市级干部甚至中央干部。随着师范教育层次的提高,中师教育已被淘汰,校址转让给五十八中。这就把中师教育的“城市记忆”给转没了,是令人遗憾的事情。

    我建议把青岛幼儿师范学校迁到师范(李村)校址,由中师变为幼师。这样做的意义是,幼儿教育乃百年大计,与师范学校合并,使师范教育一脉相承,师范的优良传统、优秀的师资更能发挥良好的作用,培养出更好的幼儿师资。同时,也能留下师范教育的“城市记忆”,使岛城的文化底蕴得到保护。

    五十八中学的分校可迁到现在幼儿师范的校址,到老市区发展会更有竞争力,也能吸取老市区学校的教学经验,争取取得更大的教育硕果。这样做可谓两全其美。

    (于显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剪刀飞舞纸上生花
保护青岛教育界的“城市记忆”
传统老粗布织出新商机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