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正在全国新闻战线广泛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实践性很强,要求新闻工作者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把身子沉下去,用群众的语言让新闻报道入脑入心。“
作为一名记者,“新闻工作是干什么的”、“怎样做好新闻工作”、“谁来评判新闻工作”,这些都是需要深入思考、不断求索的问题。“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契机。
深入基层,才能抓住“大鱼”。要迎着问题上,朝着基层下,面对群众走,向着深处挖。农村报道更是根在基层,深入乡镇,长期研究,不断积累,才能紧扣时代脉搏,把握好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今年,我们《走基层》采访组记者行程12个乡镇,用时两个月,完成了系列报道,以崭新的视角、鲜活的语言、生动的实例和深入的分析,展现了各行各业新式农民的生活状况:搞种殖的,望着沉甸甸的丰硕果实,笑的合不拢嘴;搞养殖的,瞧着自己的院子里肥得流油、活泼可爱的家畜,喜上眉梢;搞企业的,厂院里车来车往,财源滚滚。他们不但有了运输车,还有家庭小轿车,直接跨入了小康生活。更让他们高兴的是,60岁以上的老人都领上了养老保险金,老人们幸福地谈论着党的好政策。这些带着泥土淳朴的芳香,正是只有踏踏实实地走到基层一线,才能领悟得到,这更让我感受到一名新闻工作者“走到基层中去,走到人民中去”的重要性,只有接上地气,扎根基层,才能了解到基层,了解到基层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想,让我们的新闻报道更有感染力、影响力和生命力。
作为一名地方台的记者,实践告诉我,如果只是跑机关、泡会议、编材料,就会离生活、离群众、离实际越来越远。作风的漂浮必然带来文风的呆板,没有基层的生动细节,缺乏群众的鲜活语言,我们的新闻作品就不可能有吸引力、感染力。走基层,更离不开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融。这就要求我们记者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现场,坚持群众路线和平民视角。
(鄄城电视台 严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