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9日报道的《孩子成了“笼中鸟”》,引发市民热议——
“校车”安全治理 刻不容缓
  • 2011年11月11日  作者:
  • 【PDF版】
  本报菏泽11月10讯(记者 田卉 崔如坤) 本报11月9日B06版《孩子成了“笼中鸟”》一文报道后,引发市民热议,两天来不少热心读者通过本报热线,对“铁笼校车”如何治理,学生安全如何保证表示关心,纷纷提出看法和建议。
  9日,市民孙先生拨打本报热线说,平时经常看到满载学生的三轮车在马路上行驶,司机一般只通过书本大小的窗口和孩子们交流,在行驶中根本观察不到车厢内的动态,行驶起来很危险。
  家住双河路已经退休的热心读者王先生还拍了不少满载学生“铁笼校车”的照片,他说,每次看到这种“黑校车”都为孩子们的安全捏一把汗,现在每家一般都只一个孩子,承载着全家人的希望,一旦出事,后果谁来承担?
  除了对孩子安全的担忧,也有市民对“铁笼校车”的存在表示一定理解,但仍认为应该综合治理这些“铁笼校车”。他们表示,现代社会家长们的工作、经济压力都很大,三轮车接送是存在着很多隐患,但是一旦取缔,孩子的上学放学接送问题就真的成了很多家庭的“老大难”,现在在校门口接送学生的三轮车司机也多是下岗职工或低收入者,完全取缔后,依靠接送学生营生的三轮车车主们将面临很多困难。
  对于普遍存在的“铁笼校车”现象,有关部门表示,治理这种“校车”需要各部门的联动。不少市民对此提出建议,希望有关部门能尽快行动起来,让市民看到治理结果。家住牡丹区青年路附近的读者郑先生来电称,“铁笼校车”存在说明有市场、有需求,但学生安全毋庸置疑是排在第一位的,希望教育、交警等部门能够借鉴其他地方的成功经验,真正联合起来,营造一个规范、安全的校车市场环境。
◎读者建议◎
  读者林女士:菏泽的公交公司是不是能联合学校开辟一些有偿接送学生的公交路线,提高学生上下学的安全系数。
  读者张女士: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不能因为菏泽经济不发达,就让三轮车成为菏泽学生校车,建议政府相关部门的经费能多支持一下学生校车的发展。
  读者刘女士:三轮车搭载学生安全隐患太多,家长、校方应该共同联系一些有运营资质的车辆在主管部门登记本案,让拉载学生的车辆都有“档案袋”。
  读者曹先生:既然短期内取消“铁笼校车”不现实,何不为它们上“户口”,严格核定载人数量、定期安检,定期对司机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发现交通违法行为严厉查处。
相关链接▼▼▼
  中国有2.33亿中小学生,有9000万名学生需要乘坐校车,专用校车的市场容量将超过100万辆,每年的更新规模也将达到10万至15万辆,专用校车需求量大、任重道远。
  目前,我国校车分布的地域不均衡。经济发达地区比不发达地区的校车保有量多,农村学校的校车供不应求。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一些成功的校车模式正在运营,有的国家和地区对于学校车的管理采用商业经营模式,由政府、教育局等部门规定路线,招标拍卖经营权,与私营业主签订合同,教育部门、学校负责监督安全和制定校车运行规则,营运经费除了政府补贴外,由乘客支付。在校车的颜色、司机选拔方面都要有严格的规定。
  还有的地方,校车车由专门运输公司提供,这些专门运输公司有的是当地公交公司,也有是私人运输公司;为校车专门设立车站,车站标识明显可辨,校车必须在规定车位停车,在进出车站时,校车要做出明显的灯光表示,此时其余车辆一律不准超越校车;另外,要求家长让孩子有足够时间上路赶车,以防因为追赶校车而出事。
  在菏泽周边地区针对校车的管理,各地也都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在安徽一些地区“接送学生车辆”必须有“身份证”,取得身份证的校车需经过资质审查的车辆登记造册,由主管部门颁发“接送学生车辆标识”,对“接送学生车辆”私营载客,不按规定,存在超员现象,相关部门将对其进行重罚。通过规范化管理给“农村接送学生车辆”套上了安全“紧箍咒”,破解了农村学生安全乘车难。
  教育部原新闻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在谈到学生往返校园的路途上的交通安全问题时认为,在解决往返学校的交通问题上,经费是一个难题。现实是有些地方政府财政力量不足,各中小学校很难保证提供校车。短期内只能要求家长用车接送学生应注意路况安全,交管与质监部门也应加强对接送学生车辆的监管。他主张在解决往返学校的交通问题上要采取多元化的投资渠道,“社会公益机构的赞助是一个方面,政府、学校与家长共同投入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