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善待职工到关爱社会
华玫矿业:让善举有章可循
  • 2011年12月09日  作者:
  • 【PDF版】
文/片 本报记者 崔滨
  “矿上都快变成基金会了,我也成了基金会长了。”见到平阴华玫矿业工会主席崔行岱时,他正赶着去参加矿上某位工区队长父亲的葬礼,“像这些事情,矿上都有明确的规定。”

  正是这些成文或不成文的规章条例,让崔行岱的工作井井有条,“员工有困难,我们有内部的扶助基金、福利基金;社会上需要矿上帮扶的,我们有固定的慈善基金,每笔钱都有出处、有去向,我这个基金会长干起来就不会乱了。”
  华玫矿业董事长王彬告诉记者,企业在2001年改制之前,经历过濒临破产、职工福利待遇落后的困难局面,“在同舟共济渡过难关后,企业首先就应该考虑如何善待员工。尤其是我们煤炭开采企业,消耗的是当地资源,更应该在企业经济条件改善之后,积极回报社会。”
  但对于这些改善员工福利和进行社会捐助的企业慈善行为,崔行岱告诉记者,“在什么事情上拿钱、拿多少钱,从2009年开始,矿上逐渐从随机帮扶变成制度化帮扶、基金化运作。”
  在华玫矿业众多的公司规章中,记者看到,2009年,华玫矿业成立了“职工福利基金”和“员工扶助基金”,每年提取企业利润中的300万元,帮助家庭生活困难和遇到大病、意外伤害的企业员工,其中员工扶助基金2年多以来累计支出120多万元。
  这些企业自身建立的完善帮扶救助机制,让华玫矿业在社会慈善事业中的表现既热情十足又理性。记者从济南市慈善总会了解到,除了在“慈心一日捐”、地震、水灾等重大灾害捐助上表现突出,华玫矿业还主动捐助300万援建平阴实验小学教学楼,承担矿区周边中王村新农村建设560万元的新农村建设搬迁资金;同时还于2009年出资200万元设立华玫矿业慈善基金,并每年向慈善机构捐款100万元。
  “援建小学、帮扶教育,是矿上金秋助学制度的扩展;改善矿区周边村镇居民的生活,是我们帮扶困难职工行为的扩大化;而建立慈善基金,更是借鉴了企业内部基金运作的优秀经验。”崔行岱认为。
  而在华玫矿业董事长王彬看来,从善待企业内部员工到关爱社会慈善事业,从企业内部帮扶机制到制度化参与慈善事业,“这种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发展模式,无论是对企业还是社会,都是大有裨益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