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电影票“限价令”引争议
不以观众得实惠的都是浮云
  • 2012年02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近日,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向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发出《关于进一步规范电影市场票务管理的指导意见》,《意见》规定,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将全国分为若干类地区,分别制定电影票价指导价格。对影院制定的会员票、团体票等优惠票设定下限:不能低于七折(来源:《东方早报》)。 
  对这份意见,有地方称接到通知,也有地方称没有。无论这是不是又一次“乌龙”事件,都无碍于观众对电影票价改革的探讨。
  《2011年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指出,2010年中国电影平均票价比2009年增长了18%,超过了40元。而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也撰文指出,中国电影票价25年涨了800倍——1982年,我们去看电影《少林寺》的时候,票价是1毛钱,2007年《变形金刚》在北京上映时的票价是80元。显然,如此高速的增长,其导致的一个结果是:看电影的人,越来越远离“寻常百姓家”。 
  就现在这份《意见》而言,规定了最高限价,这是迎合公众期待的,毕竟这可以遏制一些影院蓄意哄抬票价。可对最低限价,却让人费解,一部电影,如果观者火爆,又何须降价促销呢?之所以很多电影票价低廉,除却电影院之间的恶性竞争外,还有电影本身的品质不行。如今,设定最低限价,且比当前电影票高出不少,难怪会被人指摘为“变相涨价”。
  对电影票而言,在最高限价之外,应有市场机制自由发挥作用的时候,如此,才可能更好地甄别好电影与坏电影,如果电影品质不论,一切只能在最高限价与最低限价的狭小空间里“活动”,对差电影的“抛弃”,显然不够明显。如果糟粕不能被摒弃,不能及时得到清除,那电影产业的发展,也可能受到一定的影响。 
  很多人已经看到,如今国人已经不大有去电影院的习惯了,科技进步、信息便捷是一方面的因素,但另一方面,则是票价的高昂,让越来越多的人不敢去电影院。据《2010年国内团购网站秋季不完全统计报告》显示,电影票团购已经成为团购行业的“二当家”,仅次于餐饮行业。观众看中的,正是可以低至4折的优惠,可如今的票改,却让这打了水漂。 
  甚至有人断言,国内电影票太高,才导致了盗版的猖獗,虽有些偏颇,但不无道理。故而,在电影票价改革上,国产电影理应做好示范作用,下调票价让更多的人能够进入电影院,相信这样的改革,绝不是“自断后路”,必将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