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幼稚的消费观害人匪浅
  • 2012年03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董从哲

  3·15期间,很多人关注的是消费者权益被商家坑害。我觉得,很多消费者权益的丧失,和他自身的消费观念关系很大,也就是说,吃亏上当,很多都是自找的。
  走到济南的大街上,你随时能看到一些商家明显是在哄你玩,给你下套子:“住在这里,你的生活让别人仰视”,“××××,身份的象征”,“最后×席,抢到了就是赚到”……我觉着,这些商家如此哄人,简直是不把消费者当大人看,可是后来才发现,一些消费者确实有小孩子似的消费观念。
  研究一下这些商家的说辞,就让人觉得特别恶心。住在他那里,生活就被别人仰视了?别人仰视你什么呢?你一生是生活给其他人看的吗?拥有了××××,你就有身份了吗?你特别需要什么东西来证明身份吗?最后×席,抢到了就是赚到,他这么“好心”诱人,实际情况是没有人抢还是很多人在抢呢?如果没有人抢,他卖的东西以前一直是保密得很,没有人知道吗?如果已经有很多人在抢了,他干吗还花钱鼓动更多人凑热闹呢?
  其实我们见过很多类似的商家的鼓动词儿,潜台词都只有一个,抓紧来吧,我们欢迎你愚昧地冲动地消费一下。但我又想,精明的商家既然这么赤裸裸地“哄大人玩”,一定不觉得十分肉麻,而是有趣又有利。原因很明显,确实有一批“大小孩”活跃在市场上,而且傻钱多多。现实总是给他们继续这么肉麻的勇气:自己的车并不属于豪车,却非得贴上个假牌子招摇过市;在城市里根本跑不快,非得将消音管子摘了冒充跑车嗓门;手机并不是收藏用的,但只要某牌子有新机型出来,他排队也得去买……
  其实识破商家的“哄”,避免幼稚消费也很简单,那就是看看这次消费是否夹带了其他因素:临时冲动的,虚荣炫耀的,目的模糊的……没有这些因素的购物,后悔的可能性就少多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