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未夕:写作是终身的私人爱好
  • 2012年04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未夕近照
  《乔家的儿女》 未夕 著 春风文艺出版社 2012年1月出版
本报记者 师文静  实习生 刘佳
作家简介
  未夕,本名杨筱艳,江苏南京人,担任小学英语教师多年,喜欢孩子,热爱文字。2005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儿童文学《绿绿的五四班》、《好小子齐咚呛》,都市情感小说《糟糠之妻》、《果果的婚事》、《烟花易冷》、《乔家的儿女》等。
  未夕是一位2005年开始以笔名写作的70后小学教师。也许是天赋使然,她以自己的教学经历而写作的《绿绿的五四班》,仅放在网上不到一周,就被出版商发现,正式出版。此后,未夕又连续写了《糟糠之妻》、《果果的婚事》等作品。而最近出版的《乔家的儿女》更是受到不少好评。
  如今继续过着白天教学、晚上带孩子、夜里写作生活的未夕,从没有觉得自己因为写小说而火了,只想做一位以写作为终身私人爱好的教书者。她称,不以写作为业的生活才能更好地促使她完成写作。
  离开了生活,没办法下笔
  齐鲁晚报:笔名为何取“未夕”呢?作为一名教师,你是如何开始写作的?
  未夕:其实“未夕”这个名字来自于唐朝诗人刘得仁的一首诗:“未夕鸟先宿,望晴人有期。何当廓阴闭,新暑竹风吹。”我很喜欢这首诗的意境。我一开始就是写着玩儿,然后教了一个特别的班级,萌生了将他们的故事写成小说的念头,这就是我第一本正式出版的儿童小说《绿绿的五四班》。我坚持每天写3000字,还坚持在每本小说写作之前进行反复的构思,写好故事梗概以及每一章的情节大纲。

  齐鲁晚报:从儿童文学到都市小说,你的写作主题变换自由,也在不断突破自己,其中缘由是什么?
  未夕:可能作为一个业余作者,不以写作为业,我拥有更多的创作自由,我喜欢不断地变化写作主题,因为这样可以带给我更多的创作上的愉悦感,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重复自己,重复是最可怕的。对我而言,写什么不重要,什么类型都只是一种载体,承载我想表达的内容,我对人生与命运的思考。

  齐鲁晚报:不重复自己,就需要体验多种生活,你如何做到?
  未夕:一个普通的写作者,比如我,离开了生活的基础,就没有办法下笔。所以我必须跟生活保持密切的联系,但是我又不可能亲身去经历不同的生活,事实上,我自己的生活平静安逸,乏善可陈。
  我从学校读完书又入学校教书,从未离开过校园这个小天地,如果不保持“八卦的精神”,那么我的写作素材会很局限。因此,我很留心观察,我喜欢听别人讲家长里短,我喜欢跟踪了解一家人多年来的生活,我也喜欢看报上的社会新闻,这些都大大地弥补了我生活单调的不足。如果说还有什么对我的写作影响比较大,那就是阅读。
   平民的生活,最有生命力
  齐鲁晚报:《乔家的儿女》这本书的写作过程是怎样的?书腰上说电视剧版权已经卖出,您打算参与这部小说的改编吗?
  未夕:最早我打算写的是乔一成的三次婚姻,是一个相对单纯的婚恋故事。但在构思的过程中发现,这个主人公的每一次婚姻都与他的兄弟姐妹们,与他从小生活、成长的那个环境有着无法分割的联系,其中充满了平民生活中的那些挣扎、那些美好与不那么美好的东西,所以我推翻了原本的构思与原本的大纲,重写了兄妹五个的故事。
  电视剧版权的确已卖出,我没有打算参与小说的改编。事实上我的儿童文学《五四班那些事儿》已拍成电影,并获江阴国际儿童电影节大奖、上海电影节传媒大奖等奖项。那个剧本是我写的,我本人也获得了第二十八届金鸡奖最佳编剧提名。

  齐鲁晚报:《乔家的儿女》写出了横跨几十年的琐碎生活,为何在当下都市类小说都在寻找刺激话题的时候,您选择了往回看,完成一部家族的编年史?
  未夕:我外婆家的老房子挺大,于是父母就在外婆的老房子里结婚,过起日子来。至今我深深地感激我母亲这个极英明的决定,让我得以在一个最生活化的地方生活了三十多年。在这样的老房子、小院子里,住着各色人等,有贩夫走卒,也有奇人异士,他们过着最普通最平凡的日子。这种日子太市井了,太鲜活了,太闹腾也太安逸了。在这种日子里,我听我看我记,我也思考。现在我终于把它写出来了。这就是这个故事的由来。
  我是不大在意一些刺激的话题或是热门的题材的,我不找什么热点或是话题,我只写生活。平民的生活,这个话题是永恒的,最有生命力的。我觉得这还不仅仅是一种回看,应该说,我希望我的写作与生活直视。不同年代的平民生活,其实有着共通的一些东西。
   笔下的女性,怎么雕琢也不够
  齐鲁晚报:读者评价你的长篇小说写得琐碎、清淡、寡然,虽轻描淡写却能让读者在清淡中读出丝丝深情。这样的写作风格是与你自己的性格有关吗?
  未夕:这个评价挺实在的,既说了我的优点,也指明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我的语言风格我自认为并不十分明显,每写一部新的作品,我会努力找到一种适合这个作品的笔调。比如《果果的婚事》与《乔家的儿女》就不是一个笔调,与《烟花易冷》也不是一个笔调,与我的儿童小说的笔调就更差之千里了。
  这挺有意思的,就好像不同的衣服需配不同的妆容,很好玩儿。而且,找到适合的笔调之后,写起来会更顺手、更有感觉。

  齐鲁晚报:你的小说中的女性总是以纯美、干净的性格为主,作为一位女性作家,会更加精雕细琢自己笔下的女子吗?
  未夕:女性在我心目中是伟大的,她们身上的故事性也更为丰富,我对母女之间的情感特别感兴趣,我认为母爱之说是笼统的,其实母女之间的情感错综复杂,非常有戏剧性,所以我的作品中常有这方面的表现,但依然觉得表现得极不够。
  作为一名女性写作者,我的立场首先是尊重,我尊重自己的性别,尊重这个性别所承载的苦难与崇高。我也看清这个性别在某些个体身上的劣根性,这也是我要表达的内容。对女性形象,是怎么精雕细琢也不够的。
   不以写作为业,更有利于写作
  齐鲁晚报:作为一个半路出家的写作者,你怎么看同龄的70后的写作者?
  未夕:我觉得70后的好作者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写作群体,他们有活力却少浮躁,他们的作品够沉稳却又不陈腐。我非常爱读他们的作品,阿乙、曹寇、路内、盛可以、冯唐,都是我喜爱的70后作家。我不大喜欢评价他人的写作,如果我要给自己一个定位,我更愿意称自己为写作者。不是作家,也不是网络写手,就是一个热爱写作的人。写作是终身爱好,是一种更加私人化的东西,它能给我的心灵以愉悦,而且不以写作为业更利于我的创作。

  齐鲁晚报:在当下的写作中,类型文学突出,在你看来,一位作家的独立性应该根源何处?
  未夕:我自己就是以生活为蓝本,写平民故事。儿童小说的创作中,因为工作关系,我的素材可以说是极其丰厚的,我希望传递给孩子真善美的东西,并且作品一定要生活化,否则孩子不买你的账。一个作者的独立性就在于他的写作方式,他的作品也许并不是最好的,但却是无法复制的,好的作品无法批量生产。独立写作,从生活中寻找素材与养分,不重复自己,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