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化读本】
追寻俗世之外的灵韵
  • 2012年04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百脉泉史话》 林之云 著 济南出版社 2010年11月出版
  在济南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赓续不绝的生命与这里的山川地貌进行了持续不断的诗意而温暖的相互注视,鲜活的生命与文化的自然相互碰撞、纠缠,产生了许多名胜古迹。毫无疑问,这些名胜古迹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演进,并与当地或来过此地的、能在参悟这神奇的自然时被感动的人们有关。如果没有人与自然的呼应交流,如果人们不能同时赋予这山川地貌以“回眸看我们的能力”,那么,这些名胜古迹不会具有那么多诗意而美丽的品格。这些诗意而美丽的品格,既形成了这些名胜古迹独特的“灵韵”,又深深地表达了人们追求“诗意地栖居”的梦想。它们脱离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时空,以其自身独特的美,把人们拉到与整个宇宙共存的命运之中。人们在那里把自己打开,与这些名胜古迹处于深深的连续性中,忘却了俗世的时间和空间。这些名胜古迹,以异于日常世界的独特的魅惑力,让人们获得一种独特的情感经验和领悟能力。
  如果说,蕴涵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济南名胜古迹本身,或以喧腾或以沉默的方式彰显着独特的“灵韵”的话,那么,图书则是以文化和审美的形式对这些“灵韵”再次召唤。济南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三十本“济南历史文化读本”中,有将近十本涉及济南的“名胜古迹”,其中包括《济南名山史话》、《济南名泉史话》、《千佛山史话》、《趵突泉史话》、《百脉泉史话》、《华不注史话》、《珍珠泉史话》、《灵岩寺史话》、《五峰山漫话》等。这些图书,或从历史文化(包括宗教文化)的角度,围绕各个名胜古迹,从历史文化发展、影响的角度对该名胜古迹探本溯源,介绍其源流以及嬗变发展;或从“名人与该名胜古迹的关系”的角度,多维度、多层次介绍名人与该名胜古迹的相互关系;或从民间文化、野史(如民间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的角度和视野,对该类名胜古迹进行多方位的书写。无论就其出版规模,还是就其所蕴含的审美文化价值而言,都将是济南历史文化整理和发掘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在这几本书中,既对济南的山和泉这一重要的名胜古迹的总体性介绍,以一种整体性的目光观照济南的山和泉所蕴含的内在“灵韵”,又针对性地撷取了诸如千佛山、趵突泉、百脉泉、灵岩寺等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名胜古迹,对其独具的文化品格予以深入阐释,尤其是它们和历代文人学者之间的对话与交流,作者们用现代文化审美的目光重新予以审视。比如诗人林之云的《百脉泉史话》,作者以诗意的笔触唤醒了对自然的温暖的目光,同时,又赋予百脉泉以“回眸看我们的能力”,诗人与自然之间诗意而温情的相互对视,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事物的虔诚,也书写了千古文人与山水之间的文化情怀。而管萍的《灵岩寺史话》,则是作者虔诚地穿越时空的朝佛之旅,日常的时空发生了裂变,阅读的时空成为独特而溢出日常生活的连续性时空,脱离了我们的世俗社会,在这里,我们与“圣性事物”真正相遇。
  一座城市必须要有自己的灵魂,而济南的这些名胜古迹,则为我们留下了寻找这座城市灵魂的重要标记,也是我们守候心灵净土的精神食粮。那些有记忆的人们,必将忘却生活的种种苦楚,倾听来自这些名胜古迹内在的“灵韵”召唤,洗去凡尘,荡涤心灵。而这些图书,既是对这些“灵韵”的记录与捕捉,也是与这些名胜古迹的对话和交流。巴塔耶认为,艺术品所构成的现实,“有可能比作为‘实际的’行为、事件有着更加活生生的现实性,更迫近于真实”。出版这套丛书,既是对于这座城市的记忆的承诺,也是这一系列图书作者们对于俗世之外的“灵韵”的追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