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妙笔可传情,何处不生花
  • 2012年04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老龙醒来 68cmx68cm
  ▲众木之神 180cmx87cm
  ▲邻家妙龄孪生女 68cmx68cm
  沈光伟生于书香世家,执教于艺术学院,因此格外受到传统文化艺术内涵的滋养。画家正值60多岁的花鸟画创作黄金期,思维越发活泛,生活体验积累更加深厚,创作运思清晰、造型生动、笔墨灵动、色泽温润,堪谓造化与心源并具、鲜花与气骨兼得,爽快机敏,恰如其人。
  “艺术源于生命的感动”是沈光伟创作中常有的感触。无论是草木还是果蔬,无不寓于他对生活的感悟和遐想,画家凭借敏锐的观察和善良的心态,能从寻常事物中发现不寻常之美。他的许多作品都题有创作感受、缘由及联想,其中不乏充满哲理的语言,如《田园秋》中“画能赏心悦目,方谓真画。赏心者,用心于内,体现出画家的智慧、才情和文思;悦目者,明理于外”,体现出了画家对于绘画语言的表达方式和画面内外心手合一的深刻理解。
  画家的情感永远是花鸟画的真正源泉。追求奇花异卉,以形式变异为创新,固然可以探索出花鸟画的新图示,但只有画家深厚的情感内蕴,才能赋予绘画创新以真正的意义。沈光伟的花鸟作品或意趣盎然,或傲骨铮铮,神形兼具,不与人同,与他十分注重在现实生活和大自然中汲取艺术营养,探得内心深处的触动息息相关。所谓“走遍奇峰打腹稿”,画家在多次的实地写生中,凭借一双敏锐的眼睛去观察自然,一颗干净浪漫的心灵去感受自然,倾注情感去发现自然的美丽之处,并通过心灵的迹化将自然和生活中的大量创作素材转化为一种笔墨形式、构图章法和精神内涵,展示出画家的人格与精神气质,与其所追求的“真、善、美”至高境界。
  沈光伟是一位善于抒情写意的画家。细细品读他的画作,能够发现他的每幅作品都散发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可闻香气”、“可以清心”,令人感同身受,可见其功力高深。花鸟画家之所以晚熟,除笔墨上的锤炼,更重要的是画家情感的潜入与生命内蕴的深厚积淀。沈光伟在天人合一的思考中不断升华,终于进入了率性自由、涉笔成趣的状态。他的创作是为情而画,不是为画造情,蕴含着诗性之美,更像是一首对生命的赞歌。       (东野升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