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美可以互为老师
文/乔费里·赛恩特
  • 2012年05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书名:《美国凭什么》 作者:【美】庞忠甲 【加】陈思进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2-04
  世界上每逢大事件出现,都必然涉及美国。美国像是糅合全球各地文化基因而形成的巨无霸,清晰地展现在众人面前又让人感觉充满阴谋和谜团。如果我们读懂了美国,就能够读懂世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研究其他文化以利改进自身文化,本是一个由来已久的国际传统。这个进程最显著的例子之一就是西方国家仿效中国的科举制度。然而,重要的是,西方国家并非盲目照搬中国的科举制度,而是做了调整和修改,以适应自身的文化。类似的有许多例子。如日本复制了中国文化,包括汉字书写系统。后来,在19世纪中叶,日本热衷于学习西方的工业和军事技术,20世纪获得全球影响力地位。
  而《美国凭什么》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广泛地考察美国的重要方面,从文化、建制到法度,分析美国社会的哪些方面是积极正面的,对中国哪些是有用的。本书不是敦促中国盲目地模仿美国的一切;相反,正如美国通过采用和调适中国的文官考试制度,以及美国和日本不断相互调适采用对方的商务模式一样,一个日益强大和增长的中国,也需要研究其他领先国家,确定什么最宜采用,并且使之适应,有助于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继续快速发展。
  一个耐人寻味的事实是:美国被形容为世界“霸权”强国。尽管如此,在美国国内,亚裔美国人比一般美国人更成功。例如2007年,美国家庭平均收入低于5万美元,但亚裔美国人的家庭平均收入超过6.5万美元。换言之,亚裔美国人比整体美国人的收入高25%以上。
  中国文化尊重教育,鼓励孩子努力学习,赋予教育高度价值地位。另一方面,美国的文化,致力于鼓励孩子按照自己的兴趣发展,运用他们的创造能力。在美国,孩子自我激励,追求任何感兴趣的主题,被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华裔美国人恰恰得以享受这两种文化的优化结合,鼓励和强调学习的家庭环境,以及重视个人本位和创造力社会价值观。
书名:《美国凭什么》 作者:【美】庞忠甲 【加】陈思进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2-04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