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物传奇】
加缪:一个只想过“正常人生活”的反抗者
  • 2012年05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加缪,一个浪漫传奇》 伊丽莎白·豪斯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年3月出版
  “我一生中唯一努力去做的:过一个正常人的生活。”当我在《加缪:一个浪漫传奇》一书中读到这句转引自加缪日记的话时,我的心猛地被击中了。我似乎在一瞬间就完全理解了加缪,理解了加缪为什么会成为加缪。
  在读伊丽莎白·豪斯撰写的这本传记之前,我对加缪的人生轨迹并不是太了解,只是非常喜欢他的作品。他的文字中透着悲观,但是这悲观却给人以强大的力量。我一度认为加缪是一个彻底的悲观主义者,然而也正是因为这种彻底反而让他有一种看破红尘的超脱。他悲观地指出“人活着不胜其烦颇不值得”、“30岁死和70岁死区别不大”,却又在同一部小说里说出“人只要在这世界上认真生活过一天就可以在监狱里生活百年”;他一方面看透了人的一生不过就是不断推石头上山的过程,同时又告诉我们西西弗知道自己“比他的石头强大”、“比他的命运优越”。加缪的悲观与他的超脱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然而这种反差却并不矛盾,正是因为看透了“人活着不胜其烦颇不值得”,“认真生活”才显得那么不可或缺;也正是因为看穿了人生的最终无意义,才必须让每一个“一瞬又一瞬间”都充满活力和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加缪的悲观主义和叔本华有异曲同工之妙:后者把悲观推向了极致,认为人生毫无幸福可言,然而也正是因为这种极致,我们反而很容易走到他的反面,认为人生也就没有什么不幸可言了。
  加缪的悲观主义来自于他的人生经历,或者不如大胆一点说来自于他的自卑。幼年丧父,生活贫困,母亲半聋,整个家庭被一位独裁的外婆压制,17岁患了重病险些失去生命并且被疾病折磨一生,在政治上像苏轼一样被左右两派不容,在阿尔及利亚他是法国人而在法国他又是外乡人……加缪很少能够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他一直都是一个“局外人”,于是加缪才会自卑,并呈现出被豪斯不断提及的“克制与沉默”。
  加缪患有肺结核。这一点在加缪“不正常的生活”中不一定是最核心的,但应该是最具代表性的,因为在这个疾病上反映出加缪性格的很多方面。加缪对患病一事似乎一直都讳莫如深,“阿尔贝·加缪的名字很少出现在众所周知的患有肺结核的艺术家和作家的名单上”。而加缪的隐讳其实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来自于他的自卑感,他不希望别人把他当病人来看待。虽然异乡人的身份和在政治上的不如意都可以让加缪陷入孤独,但是疾病无疑是最严厉的一个因素,因为疾病很容易就让人边缘化,他的痛苦没人能够感同身受,于是他也就无法被理解,也就形成了一种深入骨髓的孤独。同时,疾病限制了他的自由,也让他每时每刻都有一种囹圄感。
  然而,虽然疾病以及生活中的各种苦难一直在折磨着他,但加缪想过“正常人的生活”的努力一直从未中断。萨特说加缪不是一个天才,却是一个好作家。我认为这个评价是萨特对加缪所有评价里最中肯的一句。萨特本身是一个天才,也是一个好的哲学家,但他却真的不是一个好作家。而加缪的天分也许没有萨特高,但却一直非常努力,于是他也就成为了一个真正的作家。直到去世之前,加缪甚至还认为自己没能写出一部好作品,说他的“创作才刚刚开始”。加缪非常清楚写作对他生活的意义,写作是他的一种本能,也是他反抗命运的一个手段。
  人生的苦难,彻悟式的悲观,反过来却让加缪成为了一个彻底的反抗者。他没有向贫穷低头,没有向异乡人的身份低头,也没有向疾病低头。他的一生都在反抗,但他却没有为反抗而反抗,他反抗的方式不过就是想过一个“正常人的生活”,成为他自己。仅此而已。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