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许志琴:为了拯救下一个汶川
  • 2012年05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许志琴在汶川地震灾区工作。   (资料片)
文/本报记者 张榕博
  再过5天,就是汶川大地震四周年纪念日。
  都江堰虹口村的村民,又在村子附近的山里,看到了那口已经悄悄钻了将近四年的“神秘机井”。
  谁也不知道这井是干什么的,只是因为不时看到一帮科学家和工作人员围着它转来转去,于是有村民猜测,也许这“神秘机井”与地震研究有关。
  同为中科院地质学家的栾锡武也觉得有些神秘,他对自己的同事——中科院院士、女地质学家许志琴这四年来做的事情,也不了解。
  除了在四年前地震刚发生时,作为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的许志琴偶然露了几面外,她原本也极少走进公众视野。
  也许,这个模糊的面孔,才是一个科学家真正的面孔——在寂寞中,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对待一个科学命题,这就够了。
  神秘的项目
  2011年底,中科院地质学家栾锡武又一次来到汶川、都江堰震区走访。
  “重建后的小镇,外面都很漂亮。”
  栾锡武特意把这些漂亮小镇的照片发到博客上,同时发上去的,还有他的担心。
  这里的居民基本都是在离地震带不远的地方重建家园,曾有人提议可以把他们安置到上海、青岛这些沿海城市,可村民们都不愿意。
  “你们不担心余震和再次地震吗?”栾锡武问。
  “害怕。如果能知道大地震什么时候发生就好了。”
  接着村民把栾锡武带到一处工地,这是都江堰虹口村附近一处山间地带,周围都是崇山峻岭,这里竖着一个类似找水井一样的钻井平台。
  村民说,大地震后,就有人开始在这里钻井,还经常有科学家和工程队来来往往,这成了他们村的一个秘密。
  有村民好奇地问栾锡武:“是跟地震有关吗?有时候看着他们忙忙活活,就觉得国家还想着我们的安危,这心也能安下来。”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有人问了,可栾锡武也不是很了解,虽然他对主持钻“井”的这个人很了解。于是他只能简单地解释,这些在汶川地震后出现的神秘“竖井”有一个统一代号——“WFSD”,而“WFSD”是中科院院士许志琴组织的“5·12特大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
  2008年11月7日,汶川地震后178天,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工程(WFSD)正式启动,目的是通过地质研究认识地震发生的机制,捕捉余震信息,提高地震监视和预警的能力。“比如大地震是地球患了病,那我们就要先给地球查体,然后治病。”
  WFSD工程进行了四年,极少在媒体上出现过,还有它的主持者许志琴,四年来在新闻中出现的次数不会超过10次。
  2009年,在一次座谈会上,许志琴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在公开场合提到WFSD工程在开展半年后,取得了五个成果。
  但此后,许志琴再未就该工程发表过任何公开言论。
  这一切,像极了许志琴的个性,就连那些默默在山里站了四年的井,也像极了她。
极少发声的科学家
  这位71岁的老地质学家出现在媒体上的次数,用一只手就可以数过来。
  2008年“5·12”地震发生后,担任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的许志琴在报纸上偶尔露了一两次面,然后又迅速与她的WFSD一起沉寂。
  再次出现在媒体上,已经到了2012年全国两会上。3月10日那天,人大代表许志琴被记者“逮到”。她还是几十年前“蓝色外套、利落短发”的形象,她对记者谈的依然是极其专业的地质问题,没有对任何社会热门话题进行评论。
  虽然,这些年,每次到野外,许志琴都会“顺路到贫困百姓家走走,了解实际情况,并向有关部门反映”。
  这个一成不变的形象,也是许志琴留给同事的印象。
  一个女人,从来没用过口红,不爱逛商店,不舍得在理发店丢下一点时间,几乎没有享受过节假日。
  5月3日,本报记者与许志琴在她的办公室见面,十几分钟后,有人问记者对这位女院士的第一印象,记者回了四个字:像个爷们。
  其实许志琴是个标准的南方女人,她出生于上海,可40多年穿行于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等高原群山以及荒无人烟的沙漠,风霜早已将她的脸庞吹得黝黑而粗糙,这位江南女人再也不复当初风采,反而得了“拼命三郎”的称号。
  可这位李四光科技奖的第一位女得主,至今仍保持着南方人的饮食习惯,每次到野外工作,吃不惯牛羊肉的她自带方便面和饼干。
  工作和生活中的这些“改变”和“不得不变”,因为许志琴一贯的低调,极少被人知道。
  现在网上唯一能查到的许志琴“发飙”的言论,是在2006年全国两会上。“据了解,有一位科技业内的行政干部,经常去当评审委员,一年的评审费就有数万元。”
  “我很赞赏王选院士的一句话:‘一个科学家如果经常在电视上出现,那么他的科学生命也就结束了’。”说这些话时,许志琴语速不快,声音不高,如同以往一样缓缓的。“科技创新原本应该十年磨一剑,但有些研究人员却心浮气躁、急于求成,有时不惜弄虚作假。恨不得一年出个月亮,三年出个太阳。” 
  许志琴的偶尔发飙,让周围的人惊讶不已。许志琴依然缓缓地说:“我觉得人应该说真话。”
当质疑声四起
  这四年来,许志琴一直面临着质疑和压力。
  四年前,WFSD工程得到温家宝总理的支持,成为世界上回应大地震最快的地震科学钻探工程。可许志琴团队自2009年公布五大研究成果后,就再没有公开过自己的研究进展。
  据业内人士介绍,以前关于地震的研究,大多由数学家、物理学家担任,许志琴是以地质专家身份介入研究地震。
  “在很多研讨会上,大家争论不休。而对于许志琴这些地质学家从事地震研究的质疑一直不断。”科学家栾锡武回忆说。
  还有自称是“地震业内”的网友发帖:“许志琴院士是拿国家的钱开玩笑。地震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可预测,已成共识,况且她又不是地震学家,只懂一点构造而已。”
  但许志琴坚信自己在2004年的一次经历,那年12月26日,江苏省东海县毛北村,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钻一井”的科研人员发现,地下4900米处的流体中Ar和He含量突然变化,1小时后,将近5000公里外的苏门答腊发生9.3级地震。那一次,许志琴少有的“性格外露”,她异常兴奋地说:“我们捕获了苏门答腊9.3级地震信息!”
  此事改变了许志琴未来几年的人生计划,2008年,她带着自己的团队和钻机转战汶川。许志琴团队经历了3000多次大小余震的考验,而洪水、泥石流、暴风雪、翻车、高度缺氧等则成了这支团队的“家常便饭”。许志琴只能这样安慰这支不被了解和理解的小队伍:越接近地震危险地区,就越能够捕捉到真相。
  在四面而来的质疑声中,许志琴更加谨言慎行,她只能用自己一贯的“不说话”来应对别人的“说话”。
  毕竟,三年造不出太阳来,在太阳造出之前,一切都是可能,也都是不可能,科学家许志琴应该明白。科学的事情,原本就该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做法,来得出一个科学的结论。这本就是一个科学家的责任。
  2011年1月30日,腊月二十七,许志琴又去了汶川,正月初六返回,因为“过年她即使不去汶川,也要呆在实验室里,否则她寝食难安”。
  很少有人知道,这位71岁的老人,腰椎上还打着8根钉子。对此,她开玩笑说,“靠着这些钉子,我腰杆才硬。”
  “原本计划2012年底就能研究出结果来,但地层严重破碎,钻井施工条件十分恶劣,这些都给WFSD工程带来很大困难。”中国地科院工作人员、许志琴团队成员李海兵说:“再等两年,我们还需要再等两年才能得出结果。”
  “我下辈子甚至再下辈子还选择地质。”许志琴沉住了气,地震后4年,虽然重建工作已经结束,但是关于地震的科学认识,或许才刚刚开始。“WFSD”到底能有多大作用,还等待更多科学家去揭开它,至少“是在用一个科学的态度对待地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