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陪孩子做游戏、教孩子喊妈妈……
她们是自闭症儿童的导师
文/片本报记者岳茵茵
  • 2012年05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护士们正在和自闭症儿童做游戏。
  赵淑珍把自闭症儿童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一位护士正在教孩子说话。
  济宁市妇幼保健院康复中心有25个自闭症儿童,他们的童年都离不开康复师。今年31岁的赵淑珍,已经在该院康复中心工作了7年,她每天的工作就是对孩子们进行语言和认知康复,教他们叫“爸爸”、“妈妈”。她把太多的爱给了自闭症儿童。

  想尽一切办法教孩子
  4日14时许,济宁市妇幼保健院康复中心二楼的走廊上有些吵嚷,几位家长坐在小方凳上,每人怀中揽着一个孩子,这些孩子看上去不太听话,总会不自觉地从他们的怀抱中冲出来,执拗地摆弄座椅,或是面对墙壁站立,只言不发。
  这些孩子大都三四岁,其中一位刚刚被送来的女孩,坐在最前面的“蘑菇椅”上不停的哭。一位老师把她抱到角落里玩耍,她奋力挣脱又回到位子上继续哭。小朋友们并没把这一幕看在眼里,而是视而不见的各自玩耍。孩子们都坐在椅子上,一个塑料套圈把他们和椅子套在一起。“因为他们随时会乱跑,怕他们摔着只能这样。”赵淑珍说。
  集体课结束后是个训课。“一个学生一个教室,一个学生一个老师,一个学生一套训练方案”。这就是自闭症训练中心个训课的情况。由于自闭症儿童存在多方面的障碍,而且行为异常,所以授课难度很大。为了上好课,治疗师充分利用图片、模型、实物、甚至音乐来激发这些儿童,引导他们说话、动手、模仿、开口唱歌,并且不断纠正他们的行为。对授课的老师来说,不仅需要极大的耐心、毅力,还要时时鼓励他们。
  自闭症无情地把孩子与我们分隔开来,语言、亲情、关爱……对他们来说,恍若遥远的大海彼岸盛开的花朵。“最痛苦的其实是这些孩子的父母,他们万念俱灰,却又心有不甘,祈望哪怕是一丝照进心田的光亮。”赵淑珍说。
一声“妈妈”让她泪满面
  语言障碍是大多自闭症儿童共有的特点,从鱼台县专程来这治疗的小虎就是其中一位,他的母亲刘女士曾几次要放弃治疗,但康复师们总是给她信心。这些孩子,在某一方面却有着过人的天赋,护士们就会注意发掘孩子的这些天赋。小虎对音乐就异常的敏感,喜欢唱歌,这歌声给所有关爱他的人带来希望。在赵淑珍和同事的努力下,几个月后小虎已经会叫妈妈了,并见人就打招呼。
  普通孩子叫一声“妈妈”或许几十遍就能学会,但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要教上万遍甚至更多。赵淑珍清楚地记得,2005年底康复中心刚成立时,一对从兖州来的夫妇抱着他们患有中度智障的3岁儿子找到她。“孩子父母十分沮丧,对孩子一点信心都没有。当时我从他们手中接过孩子,拍着胸脯说,‘你们放心,孩子两个月内还不能说话责任由我来负’。”
  但接触到新新后,赵淑珍才真正意识到兑现自己的承诺有多么艰巨。不管赵淑珍怎样引导,怎样拿玩具逗他玩,新新都不为所动,只是默不作声地低着头。为了能让小新新开口说话,赵淑珍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翻阅各种语言康复书籍,查阅大量资料上。并且每天坚持和新新在一起的时间不少于4个小时。
  一天,赵淑珍像往常一样耐心地教新新读词语,当她读到“妈妈”一词时,新新突然抬起头不停地叫着“妈妈,妈妈”。赵淑珍愣了足足有半分钟,眼中涌出了喜悦的泪水。在语训室外新新的妈妈激动得冲进来,和赵淑珍相拥而泣。“看到孩子的进步,看到家长的兴奋和感激,我意识到在语训工作中自己的价值,那种成就感是难以言表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