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阳光招生可终结钱权择校
  • 2012年06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在义务教育资源尚不能在短期内达到均衡的前提下,我省此举无疑是具有现实意义的积极信号。
  择校一直是教育不公平的顽症。长期以来,在“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观念下,家长们找尽关系、付出高额择校费将孩子送进热点学校。父母的拳拳之心、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无可厚非,更多地是出于无奈。
  众所周知,择校从根本上说是源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然而,学校之间总有差异,即使教育资源趋于均衡,在许多人看来,学校办学特色、家长对学校的认同程度也会成为择校的理由。
  省城某热点小学校长对我省治理择校“狠招”持赞同态度。他认为,择校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大家自由选择的权利,“谁规定一个人只能去一家饭店吃饭呢?”而治理择校“狠招”则是保证择校公开公正进行的有效手段。
  究竟是哪些人在择校?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享受政府全额拨款,有何权利收取动辄上万元的择校费?恐怕没有多少人会去考虑这些原始问题。
  因此,我省治理择校“八条”的意义恰恰在于,在承认择校存在的现实意义的前提下,让择校以一种透明、合理的方式进行,压缩权力寻租的空间,让义务教育回归公益性的本质。学校学区、空余学位等招生信息公开,是“阳光招生”的前提,摇号招生是保证择校程序公平的方式。
  有一句话叫做:“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实现公平择校的关键在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都必须得到充分有效的社会监督,既得利益部门能够放弃批条子的权力、放弃收取择校费的经济利益。
  如果做到以上这些,治理择校本非难事,但千万别让治理择校仅仅成为治理择校费,千万别让用“钱”择校成为用“权”择校。
    本报记者 徐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