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省启动最大规模海洋增殖放流活动
1600万尾鱼虾苗给渤海“输血”
  • 2012年06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4日,船队在蓬莱海域实施增殖放流。  本报记者 刘红杰 通讯员 李云峰 摄
  本报烟台6月4日讯(记者 刘红杰 李娜 实习生 胡永宁) 4日上午,“2012渤海生物资源修复放流活动暨山东海洋增殖放流周启动仪式”在蓬莱市举行,本次活动由农业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投放1600万尾水生动物优质苗种,创我省海洋增殖放流规模之最。海洋渔业资源修复行动实施7年以来,全省回捕海产品26.7万吨,每年直接受益渔民近100万人。
  4日一早,放流船队从蓬莱市北沟镇栾家口港出发,到达放流海域后,由一号放流船鸣长笛统一放流。1600万尾水生动物优质苗种投身大海,包括中国对虾、梭子蟹、海蜇、牙鲆、鲈鱼、黑鲪、黑鲷、半滑舌鳎8个品种。
  蓬莱市北沟镇渔业协会会长王成伟站在岸边兴奋得合不拢嘴,“以前,蓬莱海域的海蜇很少,中国对虾十几年都不见踪影了。自从实行增殖放流,我们蓬莱海域的海蜇、中国对虾、梭子蟹也多了。但没有放流的品种没啥变化,说明增殖放流确实有效果。”蓬莱渔民孙宗哲对今年在蓬莱海域增殖放流充满了期盼,“增殖放流的效果有目共睹,希望更多的人参与到增殖放流中,给我们带来一个‘鱼旺虾壮蟹肥’的秋天。”
  渤海作为我国唯一的内海,孕育了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但近年来,受沿海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以及气候、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特别是渤海不断发生溢油事故,使渤海水域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2005年,山东在全国率先将渔业资源修复计划纳入了省财政专项,连续开展了以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人工鱼礁和渔业资源保护区建设为主体的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
  渔业资源修复行动实施7年来,全省各级财政累计投入15.2亿元,增殖放流各类水产苗种186亿单位,近海严重衰退的重要经济渔业资源种群数量明显得到补充。一度匮乏的对虾、海蜇、三疣梭子蟹等主要品种资源有了明显回升,目前已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秋季鱼汛。7年来,全省回捕海洋增殖资源26.7万吨,产值75.7亿元,每年直接受益渔民近100万人。
  据了解,2012年山东省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投入将达到3.36亿元,计划增殖放流各类水产苗种44.5亿单位,扶持27处人工鱼礁区建设,建立10处新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资金投入、放流规模均创历年之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